千年“肉灵芝”在秦俑馆展出
千年“肉灵芝”在秦俑馆展出
千年“肉灵芝”在秦俑馆展出
时间:2006-08-03 16:15:00 来源:香港大公报
市场
>千年“肉灵芝”在秦俑馆展出
7月31日下午,在八千多名秦兵马俑的护卫下,千年“肉灵芝”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展出。
两年前,陕西省韩城市一位农民王建修在黄河龙门段打鱼的滩地上发现了这株千年“肉灵芝”。经测量,此物高61.5公分、宽42公分、周长110公分,重36公斤。西北大学杨兴中教授和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米烈汉教授经过认真的研究,一致认爲:这个生物体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出来的一种奇特生物体,无论从它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上看,都和《本草纲目》中对“肉灵芝”的描述相吻合,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因其异常稀有,故称爲“生物和氏璧”。
经专家推测,这株“肉灵芝”的生长至少在千年以上,是本世纪所发现的历史上最大、最重的天然大型“肉灵芝”,勘称“中华第一芝”。在秦俑馆的水箱里,“肉灵芝”状如树根,色如土,看起来较粗糙,但实际表面非常光滑。“肉灵芝”的负责人张老师介绍,“肉灵芝”在生物、保健、医药方面有著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不仅它的实体部分可以养身健体,就连灵芝生长的水也有美容祛斑的功效。
在中国的古籍书中,这种“神秘肉团”曾以“视肉”、“聚肉”、“肉芝”、“太岁”等名称出现。《山海经》、《神农经》、《万物》、《道典》、《博物志》、《本草纲目》等古书籍都有记载。我国对这种神秘「肉团」的命名和认识,可追溯到尧、舜、禹时代。
按照《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肉灵芝”的位置应在菌类和原生动物之间,因它的肌体结构停留在原始的低级水平上停止了进化。它産生的年代可以上溯到距今5亿2千万年前地质年代的寒武纪,因此,生物学家称它爲盲支。它在生物进化史上有著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生物界除了植物、动物、微生物之外,另一种目前人类未知的特殊古生物体,所以被称爲“神奇的第四种生命形式”。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