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瓷花觚 拍出1152万港元

春意盎然的瓷花觚 拍出1152万港元

春意盎然的瓷花觚 拍出1152万港元

时间:2007-04-27 14:27:00 来源:中国商报

拍卖 >春意盎然的瓷花觚 拍出1152万港元

一件清乾隆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觚日前在香港苏富比春季大拍上亮相,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最终以1152万港元成交。在本次拍卖会上,有多件“花觚”造型的瓷器付拍,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清雍正粉彩浮雕花鸟纹六方花觚以2272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另一件明成化青花折枝番莲“八宝”纹出戟花觚成交价也高达1376万港元。可见,“花觚”这种器型很受藏家的青睐。    觚是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花觚就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瓷器形式,常用作陈设瓷或用来插花。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时期。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花鸟等。   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我们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清代花觚造型各时期略有不同,康熙时所制花觚体重,口面坡度大,中段细腰突出;雍正时的多加工边瓣、乳钉等装饰;乾隆时器型规整雅丽;到嘉庆时期,前期基本上是乾隆瓷的继续,后期则在制瓷的质量方面显然有所减退,在器型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的传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