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当腿画笔绘命运

板凳当腿画笔绘命运

板凳当腿画笔绘命运

时间:2007-12-12 00:00:00 来源:

名家 >板凳当腿画笔绘命运

几十年,卢真庆就这样“行走”。
他不足1.4米高,因患罕见碎骨症无法站立行走,但他自学成才。   故事导读   他身高不足1.4米,因患罕见的碎骨症无法站立行走,一直靠板凳当腿。   他没进过一天课堂,但自学成才,画了上千幅油画和水粉画。   他说,要用知识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到了阎王爷那里才不受欺侮……   12月6日晨   隔壁院子学生的朝读声,把卢真庆从梦中吵醒。他掀开被子,起身推开床边沾满雾气的玻窗,一股寒气袭来,他一个冷战,迅速穿好外套,抓起床边的两张木凳,下床“走”到客厅,打开影碟机开始自学英语……   几十年板凳当腿   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骨碎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我得抓紧学,徒弟张翼寒假回来要考我。”张翼在重庆大学念书,是他美术方面的得意门生。今年暑假,因受张翼影响,他迷上英语,师徒达成协议:他教张翼画画,张翼教他英语。   卢真庆42岁,家住綦江县开发区五福花园A栋4楼。他身高不足1.4米,扎着一条长辫,颇有几分艺术家的风度。他是当地有名的画师,也是当地残疾人自学成才的典范。   42年前,卢真庆出生在一煤矿工人家庭。作为四兄妹中的老幺,他的出生,给家里增添了喜庆。然而,卢真庆刚满月时,他的左腿股骨因吃奶时蹬踢过猛发生骨折。之后的两年,他的四肢先后七八次骨折。父母将他送到市内一家大医院检查,专家遗憾地称,卢真庆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骨碎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无奈,父母把卢真庆带回家小心呵护,母亲甚至辞职专门照顾他。“这是命运向我开了一个玩笑。”卢真庆拍着自己的腿说,几十年来,他不知发生了多少次骨折。如今,他双腿萎缩,左腿蜷曲变形,比右腿整整短3厘米。因无法直立行走,他一直靠木凳当腿。   “我已‘走’坏了九张木凳。”卢真庆五六岁时,因无法直立行走,父亲为他特制了一张木凳。那时,他的家在松藻煤矿。他每天起床后,像骑马一样骑在木凳上,木凳挪动一下,他双手支撑上体,右腿向前蹬一下,身子就向前移动一下。伴随“噼噼啪啪”的声响,他每天可“走”十多米——从屋里“走”到坝子晒太阳,看山下来来往往的车和行人,以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十二岁的一天,他骑着木凳在坝子玩耍时,连人带凳摔倒在地,致右腿股直骨骨折。一张木凳已无法满足“行走”需要了,父亲又给他做了一张。从此,他不得不靠两张木凳“行走”。   “难道我一辈子都不能像常人那样行走?”卢真庆三十岁那年,靠拐杖突然站立了几秒钟。就是这短短的几秒,使他燃起了站立的希望。于是,他扔掉木凳,在家人帮助下,每天开始锻炼走路。起初,他拄着拐杖,咬紧牙关站立起来都双腿发颤,经三年锻炼,能坚持站立一个多小时。三年里,他不知跌倒多少次。每次跌倒,他都因骨折而卧床很久才能康复。   就在他信心满怀之时,一位医生得知情况后劝诫:“太危险了!若把脊椎摔成骨折,你将瘫痪一辈子!”听了医生的话,卢真庆也不敢锻炼了。他扔掉哑铃、拉力器和单杠,重新又靠两张木凳行走。   从未进过学堂   “我靠字典读完四大名著。”   “我虽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我觉得我具有大专水平。”卢真庆从小喜读书,六七岁时,看到矿上的小伙伴背起书包上学,他也哭闹着要母亲给他买新书包。母亲花两元钱买回一个书包,他迫不及待地背上,却无法迈上上学的路。他哭了。   “四娃,你不能上学,姐教你。”卢真庆的姐姐卢真玉当时读高中,主动担当起弟弟的家庭教师。卢真玉找来课本,刻苦的卢真庆仅用三年,便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卢真玉高中毕业,响应号召到农村当了知青。从此,卢真庆靠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捧起姐姐临行前送他的初中课本,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   “我靠字典读完四大名著。”卢真庆觉得自学理科很吃力,便放弃理科主攻文科。遇到生字,他就借助字典,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几遍。渐渐地,他已不满足于姐姐留下的课本,将报刊杂志作为拓宽知识领域的途径。   起初,父亲为他办了一个借书证,隔几天就从矿图书馆给他借一本书回来。为便于他学习,家里尽管不宽裕,每年仍要给他订近两百元的报刊杂志。随着书橱里的书籍越来越多,他的知识也越积越多。为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人生感悟,卢真庆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画了上千幅画   “命运捉弄了我,我却把握住了命运,只要不放手,我就会永远胜利在握!”   “他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姐夫杨南是看着卢真庆长大的。他回忆,卢真庆8岁时,松藻矿务局工会名叫陈峰的美工办了一期培训班。卢真庆的二哥卢真元参加了培训。二哥在家里画画,他就在旁边观看。一天上午,二哥上学了,卢真庆偷偷拿起二哥的纸笔,学着二哥画起画来。当他还沉浸在画画的快乐中时,被回家吃午饭的二哥撞见。他以为二哥会发火,哪想二哥不但没骂他,还夸他画得好,并送他纸笔和美术课本,鼓励他继续画下去。   从此,卢真庆又成了二哥的学生。二哥每次培训回来,都要将老师教的美术知识传授给他。两人一起练习,每次画完画,兄弟俩都要请家人点评。   后来,二哥离家参加了工作,卢真庆靠自己摸索着画画。姐姐卢真玉为支持他绘画,每月发了工资,首先抽出一部分给他买纸笔颜料;母亲见他行动不便,则时刻陪伴身边,为他当起“画童”。但是,那时的卢真庆对美术知识几乎一片空白。他懂得的一些皮毛,也只是二哥从培训班得来的“二手货”。   转机终于来了!有一年春节,他在中学当美术老师的小舅舅来家作客。看到他对画画那么痴迷,在翻看了他几大叠习作后,针对他存在的不足,当场给他讲解绘画技巧。小舅舅还给他找来几本美术基础训练的书。悟性极高的卢真庆经小舅舅的指点,悟出:艺术来源于生活,闭门造车画不好作品。那时,他恨自己是个残疾人,是个远离自然与社会的空想者。也就从那时起,他才改变了自己,开始每天坐在家门口或阳台上,观察街上过往行人的表情,分析贩子们讨价还价的心理……   渐渐地,他笔下的作品有了灵性,静物有了动感。1991年5月,他的6组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的连环画,在报刊上连续刊发。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意料之外》等8幅连环画被《中国连环画》杂志采用;《此时静悄悄》、《流逝的岁月》被《四川残疾人》杂志采用……喜讯频传,让他找到了男子汉的自信,也让他成了当地的名人。   1993年,卢真庆被綦江诗书画院授予三级画师称号。几十年来,他共画了上千幅油画和水粉画。他决心,将一直把自己的自信,用绘画的方式延续下去。“命运捉弄了我,我却把握住了命运,只要不放手,我就会永远胜利在握!”   “武装到牙齿”去见阎王   “他心大得很!”   卢真庆觉得自己越过越幸福   “他心大得很!”卢真庆以前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自从父亲十多年前去世后,在城里工作的姐姐便把他和母亲接了去。姐姐、姐夫为便于他创作,特地将10多平米储藏室腾给他作创作室。   随着名声越来越响,慕名向卢真庆拜师的人越来越多。“我带过的学生有三百多。”卢真庆对前来拜师的学生从不拒绝。他说,学生最多时一次有十五六人,最少也有三四人。这些学生中,有四人考上了美术专业学校(院)。“我从不打招生广告,都是学生慕名而来的。”对此,卢真庆感到很自豪。   “学生也是我的老师。”卢真庆把学生当朋友,向他们传授绘画技艺的同时,也向学生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卢真庆认为,绘画境界的提高,与文化内涵的修养是同步的。为此,他从上学期假期开始,便拜自己的学生为师,每天用两小时学英语。他觉得这不完全是为赶时髦,“我要用知识‘武装到牙齿’,直至有一天到了阎王爷那里,我会说,嘿!我是‘全副武装’来的,不要欺侮我哟!”
给母亲讲解自己的作品
卢真庆在作画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