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家开始玩时尚,便出现了——可以穿戴的另类艺术
当艺术家开始玩时尚,便出现了——可以穿戴的另类艺术
当艺术家开始玩时尚,便出现了——可以穿戴的另类艺术
时间:2008-01-12 00:00:00 来源:华夏时报
资讯
>当艺术家开始玩时尚,便出现了——可以穿戴的另类艺术
 |
时装与行为艺术
张晓刚、岳敏君、刘野……当这些在苏富比、佳士得上赫赫有名的千万级以上画家的作品出现在时装上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与普通人亲近的另一种途径——在这种另类模式的表述下,艺术品不再只是挂在展览馆里供人瞻仰的东西。
向小丽在现在尤伦斯艺术中心所在的大工厂里举办的时装秀,在时尚界与艺术圈同时引起了轰动。她不只在时装上使用了中国最顶尖的7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更将秀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12名模特在一个两三米高、底部装有20厘米清水的玻璃盒子里款款走动,每人都根据穿着作品的特点摆出不同的造型。
“和艺术家在一起,做的衣服比较有趣味,我最早开始做服装时就是想做符合艺术家口味的衣服。”到现在还对服装剪裁不甚了解向小丽说,把当代艺术放在服装上的创意,就是她对传统中式服装突破性改造的成果,“当我拿着这个想法和艺术家们谈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创意,每人都把自己的画册拿给我,让我随便挑选适合印上服装的作品。尤其是张晓刚,他不但提供了作品,还参与了服装的设计,和我一起探讨衣服上的图案应该怎么摆放才能保持原作的味道”。
向小丽说,做这些艺术化的服装,必须要面对两大技术难题:一是协调衣服的颜色与画作色彩的对比;二是既要将平面的画作制成可以穿在身上的立体服装,又要保证不破坏原作。“首先你要从一位艺术家的所有作品中选出最适合衣服的制作和色彩,然后还要协调不同作品在衣服上的不同摆放方式,考虑到印在布料上的画作不能掉色、不能失真。从开始创意到最终完成作品,花费大约一年时间。”
将艺术作品印在服装上,只是向小丽融合生活与艺术尝试的一种形式,她另一件经典的作品,是将台湾艺术家黄铭哲的作品完全纯手工绣在时装上。近来,向小丽还准备尝试让艺术家们直接在服装上作画。“我深知一套有意味形式的服装对人本身的重要性,这种艺术形式能更直接地指向人的视觉感受,有展露人的身份、社会地位、内心修养的集成效果。与艺术结合的服装出现在生活中,能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不少幽默和诗意,毕竟现在的时尚服装雷同的居多,让艺术家来玩一下是不同的。”
首饰与雕塑艺术
新一代设计师反对首饰只是时装补充的说法,他们认为时尚饰品如同装饰艺术和雕塑一样,与现代艺术发展密切相关。于是,“实验艺术首饰”应运而生,它不仅关注首饰的审美、美学价值,还关注它与实验艺术的关联。
不久前在京城饰品圈引起广泛关注的CoCo cat猫体彩绘系列概念配饰,创新发展出了涂鸦的模式,让同一件普通的首饰造型因不同涂鸦风格有了百变的效果。如最受推崇的“水手喵”、“青猫旦”和“亲爱的”三个系列,设计者突破性地给首饰加上了爆炸式的头发,体现出十足的动感;青花瓷与中式水墨风格的运用,让西式风格的首饰演绎出中西合璧的效果。在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被打磨、抛光后的不同层面营造出的变幻效果,通过平面镜状物体形成相互反射,交汇出一种可视的虚拟空间。
参与猫体彩绘的设计界泰斗陈绍华说,目前西方的首饰艺术推崇者们,非常强调“首饰是从雕塑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形式”的观念,“身体雕塑”、“佩戴的雕塑”和“人体艺术”这些术语经常出现在现代首饰艺术家口中。“近年,欧美的首饰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设计师们强调在设计中摈弃身份象征的观念,提倡对材料的多样性和非贵重金属等陌生领域的探索,主张以观念取代形式要素,强调首饰的实验性和观念性。”
推崇“实验艺术首饰”的艺术家们,一直质疑首饰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人们看重的是金属材料还是创作者的灵感?“我们在试图追求一种首饰的内在意义与自己的生活相融合。首饰将不仅是一种自我个性宣泄的符号,它会成为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好沟通的标识,艺术家恰恰是这种信息交流系统的创造者。”陈绍华说。
手袋与装置艺术
外表看起来,只是个可以放在掌心里的小圆球,将这个小球的中间部分拉开,再慢慢展开,它便赫然变成了一个超大型购物袋。这便是蓝玉宛的超现实主义手袋设计之一。
蓝玉宛没有告诉我她的名字,因为她手袋的设计在圈子里非常出名,人们都习惯地把她称作“蓝玉宛”。
“我认为包的概念应该是敞开的,它实际上是种空间概念的浓缩,有时打破常规很重要,你可以加一点乐趣和幽默感在里面。”一直以来,蓝玉宛都主张做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我会经常看米兰、巴黎、纽约等地最新推出的设计,因为你必须了解别人在做什么东西,然后在形式与色彩运用上做出完全不同的改变。我不反对做概念包的设计,但不会常做,设计的概念不只要体现作品的完整性,还要使它有明确的形象,比如适合什么样的场合、哪种气质的人使用,每个细节都该为整体服务。”
将青花瓷的形式、威尼斯玻璃制品的概念加入手袋设计中,只是蓝玉宛创新设计的尝试之一,她最喜欢的还是纯粹混搭、超现实主义与拆合系列的方式。“我和我的助理最得意的三款作品,一款是整体运用了中式风格的面料,布面上还绣了牡丹,但拎包的部分却运用了纯粹运动风格的螺扣式设计,混搭的对比感非常强烈;另一款是飞碟形的太空包,整体色彩运用了金黄色金属质地的面料,整个包呈古怪的五角形状,上面的拉链可以完全打开,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宇宙飞行器;还有一款是类似积木式的可拆合包,包上面有很多条拉链,每两个拉链间配以不同色彩的布料,拉上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包的花纹或装饰,但拉开后,却可以把同一个包变化出12种款式和色彩搭配。”
在蓝玉宛看来,做有艺术感的手袋就像是在做一种装置艺术,“你可以做得很超前,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与人的结合的层面,没有人使用的包即使再奇特也没意义。一个小小的手袋,表达出来的却是主流人群的思维方式”。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