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龙须沟》艺术讲座在京举行

老舍与《龙须沟》艺术讲座在京举行

老舍与《龙须沟》艺术讲座在京举行

时间:2009-02-08 09:09:37 来源:深圳特区报

资讯 >老舍与《龙须沟》艺术讲座在京举行

2009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7日,老舍之子、著名学者舒乙先生在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举行了题为《老舍与〈龙须沟〉》的专题艺术讲座,其间追忆起老舍先生归国、创作、生活中众多鲜为人知的往事情节,面对“老舍之死”的诸多疑问,舒乙澄清了坊间谣言,还原了历史真相。

  解放前后老舍独现两次创作高峰

  “我们国家有一批以鲁迅先生为首的五四文学大将,譬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等。”舒乙称,这批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除了巴金和冰心其他均在文革之前去世,而在解放前后均出现了创作高峰的,也只有老舍一人,而且两次高峰艺术水准相当,其他文学巨匠则都只在解放前出现过一次创作高峰。

  据介绍,《龙须沟》是老舍先生解放以后写的第二个话剧剧本,也正是《龙须沟》标志着老舍先生第二个创作高峰的来临,在老舍创作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解放后社会主义戏剧的发展中同样功不可没。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和地道的北京味儿等特点,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赏,奠定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基础,老舍先生也因《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时光荏苒,距离1953年第二次上演话剧《龙须沟》已有56载春秋。据舒乙回忆,曾经追问一位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最喜欢老舍的哪部作品,对方毫不犹豫答《龙须沟》,原因是《龙须沟》不讲大道理,以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社会,令人动情落泪,从而明白了中国。

  老舍成为中国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锋

  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老舍正在美国纽约,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二十多位老舍的老朋友共同联名写信给老舍,希望他回国。舒乙说,后来自己在家中见到了这封联名信,当时经过地下党秘密由香港转到美国的这封信被老舍先生小心地珍藏夹在《鲁迅全集》中。同年11月老舍先生回国,被周总理接至北京饭店。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老舍先生刚刚回国创作的第一批作品并不是话剧、小说,而是相声、大鼓、单弦这样的民间文艺曲艺作品,也正是这批作品救活了当时处在艰难转型期的老一代曲艺演员们,也使得老舍与当时的赵树理一同成为了中国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锋。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