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笔者曾到青海省同仁县,一睹闻名已久的热贡佛教艺术,一开眼界。所谓热贡艺术,是指居住在县内的藏族人绘制的各种佛教艺术品,包括唐卡(挂画)、堆绣(刺绣)及寺院壁画,尤以唐卡为主。这些艺术家多集中在吾屯地区,故又称吾屯艺术。上世纪热贡有四位出色的画师,分别是更藏、夏吾才让、尖木措及久美噶达。他们各擅胜场,均留下了不少珍贵而精美的唐卡。
县内的热贡艺术馆是青海省唯一的唐卡研究机构,主要搜集热贡艺术的精品,除唐卡外,还有堆绣、宗教文物及鎏金塑像。艺术馆收有明清及近代艺术品千多件,其中在唐卡厅收藏有上述四大画师的唐卡精品,包括有改革西藏佛教的宗喀巴大师、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出家、成道、说法、入涅盘等,幅幅工笔、鲜艳夺目;其中一幅藏传佛教修行者米拉日巴像,风格与别不同。一般唐卡的宗教人物,容貌有浓厚的艺术化加工,予人有一种距离感。厅内展示的米拉日巴,边修苦行,边将右手放在耳朵旁边,凝神倾听远方的声音;沧桑憔悴的面容,活像人物写生,是馆内少数的写实派画法。遗憾的是四大画师往生多年,致使馆内画藏早成绝品。
唐卡画的制作严密复杂。绘画前,必先在画布涂上胶水,以防画布吸水,图案变样。继而涂上由滑石粉及动物胶磨制的糊状胶,再将画布刮平至看不见布纹,风干后即可作画。画师需按既定的度量标准作画,先绘主尊,后画背景;先绘线条,后才设色。颜料大多是由动物胶及牛胆汁磨制而成,也有用金箔磨碎绘线的,因此画作能摆放数十年而不褪色。完成设色后即可用丝绢装裱,制成的唐卡大多贵丽而不失庄严,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不失纤细的艺术气质,是摄引信众的重要媒介,也是艺术爱好者心仪的对象。
笔者又参访著名的曼唐热贡艺术发展中心,创办人索南项加是热贡四大画师之一更藏的长子,和弟弟更太也是现今热贡地区一流的画师。更藏大师十三岁时从尕沙日村的洛桑细饶学习藏文和绘画,二十多岁已为青藏的寺院如塔尔寺作画,擅长绘画草木、鸟兽及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在小型展览厅所见,索南项加所绘制的唐卡,不论人物背景,刻画入微细致,复杂的构图,灵活多变的场景,斑斓的色彩,教人目不暇给。展出的释迦牟尼佛、四臂观音、千手观音、吉祥天女、大威德、白度母、文殊菩萨、绿度母、财神、二十一度母金唐卡、财神黑唐卡、十六罗汉水纹画、时轮坛城及释迦佛黄金唐卡,细节笔笔精工,人物神态自若。最有价值的是一幅释迦牟尼佛长卷,将释迦佛由出生至涅盘的过程,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长卷的价值更高达百多万人民币,由八位画师花两年多时间完成,可知画师下了不少工夫。
从笔者观察所见,热贡艺术的重点是唐卡艺术。不论僧侣或是一般村民,全是优秀的唐卡绘制者,热贡艺术的买卖亦是以唐卡为主。在吾屯一带,有不少唐卡商店,有的甚至在僧舍内辟一展馆让游客浏览搜购,价格丰俭由人,若无心选购,能造访此佛教艺术中心,也是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