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长江大日食,指2009年7月22日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发生的一次壮观的日全食。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8点开始,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会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许多地方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五六分钟,其中安徽的铜陵被确定为全球最佳观测点,全国以及一些世界的专家将汇集铜陵,享受这一天体盛况。届时,月球本影将会沿长江东行,扫过长江中下游两岸许多重要城镇,目睹者人数之巨将会是史无前例的。这将是一次名副其实的“09长江大日食(great eclipse)”!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可达约6分钟,更为重要的是日食带覆盖的地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直接观看到日全食的人数有可能创造历史之最。 此次日全食可能是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完美的一次日食,是在1991年到2132年之间发生的日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覆盖地区
全食带扫过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食带扫过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两个直辖市和四个省会城市,全食时间最长的地方长达6分多钟。
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随着月球的黑色阴影第一次降落在阿拉伯海上,然后穿过印度中部和东北部、不丹、尼泊尔东南部、不丹的大部分地区、孟加拉国北部、印度最东部和南部,以及我国西藏中部、缅甸北部。稍后不久,月亮的暗影将从中国中部地区云南省和四川省穿过,接着向中国的东海和琉球群岛的一些区域移动。距离硫磺岛东南偏东大约200米的地方,是观察这次日食的最佳地点。 地球上最早观测到它的地方在印度西部孟买以北的沿海地区,在那里会出现一次“全食日出”的十分罕见的奇异景观。
在我国境内,日全食带先后穿过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在上海入海。在5个小时内,日食带横扫东半球,其中全食时间最长的位置在太平洋中,可达 6分39秒,我国全食带内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4分钟以上的全食,大约从上午9时至9时39分不等。由于地面暗如黑夜,我们可以看到群星璀璨的景象,同时,我国全境都可以看到日偏食。
成都地区的人们在上午8时刚过就可以开始观测日全食了。接下来便是上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显然,这里无疑是本次日食带上人口最密集且经济社会最发达好的地区。从成都、重庆、武汉、杭州,一直到上海,预计将会有3亿多人可以目睹“长江大日食”这一壮丽的天文奇观。
2009年日全食主要城市时间
日全食的发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时间节点:初亏,月球靠近太阳之时,月球的视圆面第一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日食开始;食甚,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距离最近的时刻,此时,看到太阳被遮掩的部分最大。
日全食时,食既即为太阳被完全遮住之时;复圆,月球的视圆面第二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该地方见食结束。
以下是我国主要城市可见日食的时间表,其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能够看到食甚的公众则相对较为幸运,他们可看到太阳被月亮完全遮住时的情景。当然,最幸运的要数能够看到复圆的公众,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整个日全食的发生过程。
地名 | 初亏 | 全食始 | 食甚 | 全食终 | 复圆 |
上海 | 8:23:25 | 9:36:44 | 9:39:16 | 9:41:49 | 11:01:36 |
重庆 | 8:07:54 | 9:12:59 | 9:15:08 | 9:17:17 | 10:30:34 |
苏州 | 8:22:21 | 9:35:13 | 9:37:41 | 9:40:10 | 10:59:41 |
杭州 | 8:21:26 | 9:34:11 | 9:36:55 | 9:39:40 | 10:59:21 |
嘉兴 | 8:22:20 | 9:35:01 | 9:37:59 | 9:40:57 | 11:00:21 |
合肥 | 8:18:39 | 9:30:48 | 9:31:48 | 9:32:49 | 10:52:07 |
铜陵 | 8:18:49 | 9:29:47 | 9:32:39 | 9:35:31 | 10:53:46 |
武汉 | 8:14:53 | 9:23:56 | 9:26:39 | 9:29:24 | 10:46:15 |
宜昌 | 8:12:11 | 9:19:27 | 9:22:07 | 9:24:48 | 10:40:01 |
成都 | 8:07:05 | 9:11:06 | 9:12:47 | 9:14:29 | 10:26:22 |
乐山 | 8:06:15 | 9:09:31 | 9:11:54 | 9:14:19 | 10:25:38 |
最佳观测点
此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在上海以东的海面上,离上海非常远。在陆地上,最佳为浙江杭州安吉、嘉兴。而观测时间最长的地方在上海南部的洋山港,这里可以看到六分钟的日全食。
最佳观测点日全食时间长达5分钟以上,但其它只要在日全食中心线上的区域,日全食时间也达4-5分钟,日全食多几秒少几秒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没什么差别,时间差别请看这里;
日全食最佳观测点在浙江杭州安吉和嘉兴,这里7月份经常下雨,反而不是最佳,我宁愿去武汉这4分钟日全食时间的城市,因为它下雨的机会小很多。所以有些人会选择去武汉看日全食;
所以提醒要去华东看日全食的朋友,7月中下旬,华东下雨的机会非常大,去之前看好天气,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当然你喜欢隔着乌云看日全食也没人反对。我初步的计划也是去华东看日全食,先去杭州,然后看情况可能在嘉兴或黄山上看日全食。
宁波4分18秒、舟山5分07秒、余姚4分54秒、
绍兴4分40秒、杭州5分13秒、海宁5分48秒、
嘉兴5分52秒、上海4分58秒、苏州4分55秒、
无锡3分50秒、马鞍山3分21秒、芜湖5分00秒、
安庆5分27秒、合肥2分53秒、桐城5分31秒、
黄冈5分10秒、武汉5分22秒、荆州5分02秒、
宜昌5分17秒、荆门5分19秒、重庆4分05秒、
南充4分01秒、达州2分48秒、成都3分25秒、
乐山4分42秒、康定4分05秒
长江大日食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大、绵延最长、流域最广好的河流。以四川宜宾、湖北宜昌两地各为分界点,长江被分为上、中、下游。自宜宾起始称长江。今天,长江流域集中好了全国大约三分之一好的人口和耕地,粮食总产占全国产量好的三分之一,其中稻米好的产量约占全国好的70%。今年7月22日好的日全食,全食带沿长江东行,中心线在上海、宁波之间好的杭州湾入海,进入太平洋,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在全食带内。所以我们称今年7月好的日全食为“09长江大日食”,应不为过。
中国天文学会和国家天文台联合确定了8个城市为日全食指定观测点,其中江苏占了四席。这八个城市分别为苏州、高淳、常州、无锡、铜陵、桐城、黟县、嘉兴。高淳日全食初亏时间在7月22日早上8点20前后,复圆时间约为10点55分左右。常州初亏时间是8点21分,复圆的时间为10点57分。无锡的初亏时间是8点22分,复圆的时间是10点58分。苏州的初亏时间为8点22分,复圆的时间为10点59分钟。历年来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是梅雨季节,到了7月下旬初梅雨季节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估计日全食那天天气晴朗的可能性应有五成上下。
关于发生日全食的原理,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很多人都已熟知。其基本条件是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个天体,在一个特定时刻,恰好运行到非常接近一条直线的位置上。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和月球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并不重合,这样的机会很难出现。由于导致全食的月影在地球上形成的全食带很窄,只有大约200千米左右,因此全食的机会对地球上的某一具体地点来说,平均大约370年才能出现一次。全食时间最长不会超过7分40秒,平均值为3分30秒。这一时间对于一次日食的全食带上的不同地点也是不相同的。本次日食的最长持续时间是6分39秒,可惜对应的地点已经在烟波浩淼的太平洋中。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分钟—6分钟的全食时间。
我们为什么称本次日食为“大”日食。最重要的是平均日食持续时间长。还有,本次全食带覆盖的人口最多。以往发生日全食时,全食带经常穿越人迹罕至或无人居住的陆地或海洋。而本次全食带覆盖的人口之多,很可能将会创造历史之最。难怪有国外著名的媒体称本次日食为“great eclipse”(大日食)。当然,对于这次日食观测来说,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观测点的天气是否晴好,如遇阴雨天气,要及时调整观测地点,这是每一位热切期望亲眼目睹日全食壮观景象的观测者必须特别注意的。
气象分析
季风气候和热带微风对此次的日全食观测非常不利。中国区整个日全食带的天气处于潮湿季节,经常伴随着阴雨天或夏天对流雨。故查找相关资料,全面分析长江流域日全食当天的天气情况,给所有爱好者一个天气指引。
1.季候风和对流的影响
中国的长江流域日全食区域,7月平均多云天气的概率是55%,天气较好的是在沿海地区。整个长江流域,有三个地点可以选择:地势较低的重庆,武汉和沿海城市上海。查阅气候资料,上海有平均54%的晴天概率。
7月份的长江流域,经常出现对流天气:局部阵雨和雷阵雨,考虑到对流天气的形成,参考天气情况,上海偏南区域可能是日全食最佳的观测点。从海风可以降低气温,并且减少对流云的形成。沿海地区有另外一些问题——雾。但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由此原因产生的多云天气的概率稍微减少了大约4%。
对于想观看和摄影日冕的爱好者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天气晴朗,大城市上海的大气污染也不太可能影响到日全食的欣赏。如果污染影响到观测的话,武汉的天气可能会更干净一点,但武汉多云天气的概率会多几个百分点,全食阶段持续的时间也稍微短一些(4分钟左右)。
2.台风的影响
七月正值台风季节,菲律宾和日本之间的海域形成台风的可能性是10%。台风的轨迹往往把云雨带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而超过一半的台风影响到上海的天气,即使没有带来暴风和强降水,但也非常容易带来阴天,所以沿海地区日全食观测点的人要考虑到台风的影响。如果有后备方案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目前的气象卫星已经能非常精确的预测到台风的形成及移动方向,你可以提前好多天就知道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3.天气的应急方案
对于如此难得的日全食,爱好者们的应急方案一定要做足。日全食观测需要对天气、全食时间、旅途的方便性及费用开支进行考虑。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日食还未发生之前的一天,你最好能发现另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可能更适合观测,以便你作出是否需要转移观测地点的决定。日全食前一天,电视台也会播放日全食天气预报,再加上互联网上的实时卫星云图,发现更好天气的地方,你就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转移了。
但尽管多云天气的统计数据另人沮丧,但天气晴好的机会还是存在的。在一些地方,统计数据显示好天气与坏天气的比例正好是50比50。
附:日全食观测转移方案
前提:长江流域日全食区域部分地区阴天,部分地区晴天
计划:一旦提前两天获知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天气不好,抢购武汉方向的火车动车车票,一路向西寻找次要观测点,反之也行。
问题:网上许多群组在谈论此事,可能引来黄牛倒票,所以如果真的想完全降低这个风险,不管天气如何,提前买张车票。
多路联合直播
2009年国际天文年是为纪念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倡议下,由联合国大会所正式确定的,并将其主题定为“探索我们的宇宙”。而“2009中国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四家单位计划在日食带内设置直播点,涵盖全食和偏食的广大区域,包括重庆、成都、武汉、杭州、上海、北京、昆明、乌鲁木齐、台北、香港等。在这些直播点采集日食数字高清视频信号,通过CNGI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系统传输至北京直播中心,并通过广播通讯卫星、互联网等方式免费向全球发布。届时电视台、网络门户、手机节目服务商、移动电视等各种媒体均可接收该信号源,并可制作成直播节目奉献给全球公众。相信此次日全食直播活动将成为2009年最受公众瞩目的天文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