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何世良,是从宝墨园内那座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开始的。这座砖雕彩壁长22.38米,高5.83米,以造工精巧、气势恢宏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也令何世良荣获“番禺区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砖雕是在质地细密的砖上雕割物象或花纹的工艺,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与牙雕、玉雕等主要用于欣赏陈设的雕刻艺术不同,砖雕更具实用性,与古建筑空间紧密相关,是依整幅图画的层次、布局,在青砖上逐块雕出,最后拼接成整体嵌砌到墙上的多层次画面。广州的砖雕与北方不同,是直接在青砖上进行雕刻的“完全砖雕”,而北方砖雕则多是陶土捏出造像之后进窑烧制,最后再用刻刀修饰。
沙湾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造像精美,是广州八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之一,而何世良就是这一门濒临失传的绝艺的唯一继承人。
代表作
主要代表作品为番禺宝墨园大型砖雕彩壁《吐艳和鸣壁》和粤晖园大型彩壁《百福晖春壁》。其中,砖雕作品《吐艳和鸣壁》在保留了岭南砖雕中深浅浮雕、高雕、挂丝雕、透雕、镂空等高超技艺之外,镂空技术还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互相穿插,通空如蚁穴。
你识唔识
1.广式砖雕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什么特点?
2.何世良的什么砖雕作品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3.大型砖雕作品是整体雕刻的还是拼起来的?
你答对了吗?来文章里面找答案吧!
欣赏指点
中国的砖雕艺术,从汉代画像砖开始,至宋代具规模,及明、清达鼎盛。明代雕刻粗扩、古朴,一般是平雕和浅浮雕;清代雕刻细腻繁复,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图案丰富,场面壮观。到今天,在广东、安徽、山西、四川等地都还有流传,那么广式砖雕究竟有什么特点区别于其他地方呢?何世良说,“岭南砖雕的特色在于刀法细腻,远看很好看,近看也很美观,而北方的作品大气、远看装饰性好,但是不耐看。
还有一个特点是,岭南砖雕是直接在建筑用的青砖上雕刻的,是“真正的砖雕”,而徽派则是先用泥胚捏出形状后,再进炉烧成砖,出炉之后再修饰的“半雕”,或者在砖胚上浅雕之后烧制的“全雕”。
挂线砖雕
广式砖雕中最突出的深刻手法,把花纹深刻成织锦缎般图案,线条流畅自如,纤细如丝,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称为“挂线砖雕”。这种艺术风格能够出现在广州,也是有原因的。何世良说,因为广州四季温暖湿润,不像北方那样冬天严寒积雪、屋檐下垂挂冰棱,所以客观上能够允许这样纤巧明快的工艺存在。
砖雕作品流程包括:
定尺寸-构思-选料-根据构图排列-开胚(开粗胚-开细胚-调整)-修光(粗修-细修-精修)-整体收拾-做旧-接拼-安装
砖雕也可成为室内装饰
何世良的工作室设在番禺沙湾一座偏僻的厂房里。我们到达的时候将值午休,学徒们陆续离开,偌大的厂房粉尘甫定,打磨机和风钻的轰响骤然停歇,我们才能定一定神,在噪音之后突然的宁静中安然环顾四周。
厂房的主体部分是木雕工作区,目前正在承做一些广式家具。侧面小院里是砖雕工作区,墙角堆积着毫不起眼的普通青砖,地面上满是砖尘和木屑。那些青砖,将被打磨成合适的尺寸,然后浸泡在水中,再晒干用以雕凿。朝南的墙面铺天盖地挂着一幅工笔线描的图稿,工作台上摊着绘上了线稿的砖块和工具,另一边的地面上,已经铺开了不少雕成的砖块,每一块上都有花朵、叶片、荔枝、木瓜、粤剧人物和抱着鱼的娃娃,它们将组合成一幅整体的作品。在组合完成之前,它们很像一盒散乱的拼图游戏。
这盒正在制作中的“巨型拼图”,是何世良应北京的广州大厦之约,定制的一座长4.2米、高2.5米,以岭南佳果为主题的照壁。这可是稀罕物。传统中,砖雕只是古建筑檐头壁脚的装饰,虽然广式砖雕号称“挂线”,精细无双,但是也只能在户外栉风沐雨,进不得大雅之堂。即使是宝墨园里那座横空出世,令何世良“一役成名”的《吐艳和鸣壁》,开创了大型砖雕作品独立展示的先河,但也还是在室外的。砖雕也能做大型室内装饰?不敢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凤毛麟角了。问何世良,他倒是淡然:“我们的砖雕不光是用传统的手法,在构图上加了许多国画工笔的风格,比较饱满,做室内大型装饰可以的。”
再怎么构图饱满,砖头总是砖头,青灰灰的一大片,放在大厦的厅堂里能好看吗?何世良解释说,其实,传统的沙湾砖雕艺术就富有雕刻的色彩效果,使人在单色中感觉到有色彩调子。比如人物穿的袍服大都雕有深凹线花纹,衣袖则用浅凹线雕,人物的胡须用较深凹的线条来表示,阳光下看起来,能让人感觉出它黑白灰的丰富调子。至于他这次做的《岭南硕果》,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虽然材质是同色的青砖,但层次分明的成品会在灯光下显出优美丰富的色调,很有国画的感觉。
从设计线稿开始,何世良就着意突出岭南风格,花是木棉花、树是芭蕉树、果是荔枝果、瓜是青木瓜,为了这幅图,他可是画了不少写生稿呢。那构图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对称性装饰构图,而是有了留白,有了视觉重心,有了黄金分割,有了国画花鸟的构图感。而在细节上,又继承了传统广式砖雕细腻的特点,荔枝的处理,荷花的处理,都一板一眼。用何世良自己的话来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构思。虽然是草图,也能看出他深厚的国画白描功底,构图饱满,局部严谨,不仅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瓜果掩映成趣,花叶摇曳生姿,花团锦簇却不显拥挤,朗阔开阖仍不觉枯淡。“造型准确是最基础的要求,而审美的水平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水平,限制了他能不能不断提高。”何世良说,少年时他经过相当长的造型训练,至今仍经常去看画展、工艺展,“揣摩人家的东西,尤其是看国画,或者看广绣展。”
构图重要,细部亦重要。何世良掂起一块青砖给我们讲上面荔枝的做法:“先要将一部分青砖拼在一起,按着线稿上的布局,在砖面上画出墨稿,砖雕是立体的,有浮雕有圆雕有镂空雕,墨稿是平面的,这时候就要有空间构图的意识,想象它雕成型的样子。砖雕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手法,不同的部位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力度去雕,手法上要掌握要领。比如这个小小的荔枝,打胚型的时候用的是‘打’的手法,修光的时候用的是‘铲’的手法,在表面上起纹的时候用的是‘挑’的手法……几种手法要混合运用。”
沙湾仔重拾失传绝艺
其实,一年半以前我们就曾经来采访过何世良,比起当时,工作环境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善。何世良说,他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粉尘和噪音,但是效果不大,也因此,许多来学艺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半途而废。“不是真的喜欢砖雕的人,是坚持不了几天的。”
但何世良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爱。一个人与一门艺的缘分,总有些伏笔和前因。生长在沙湾的何世良,从小就在附近大大小小的老祠堂的门楣壁脚,看了满眼满心的砖雕、木雕、灰塑。从小,他就喜欢拿砖头瓦片磨成各种形状来玩,看到人家修祠堂,几块旧青砖慢慢变成一台粤剧大戏,他兴奋得回家连觉也睡不着。后来十多岁上拜师学木雕,闲暇时候也还是喜欢自己尝试着做一些小的砖雕玩意。听乡亲说,以前沙湾人富裕,修了很多宗庙祠堂,于是也有了很多砖雕、木雕、灰塑的高手,在全广东都是赫赫有名的。文革时期破四旧,庙宇祠堂都毁了,这门手艺也就断层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慢慢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文化,开始修复庙宇祠堂,对古建筑装饰有了需求,砖雕这门古老的工艺,才重新有了发展的机会。
何世良真正开始做砖雕也是在这时开始的。1995年宝墨园开始建造的时候,一开始砖雕的活儿是请外地工匠来做的,然而才做了个开头,园方就觉得不像岭南的效果。正好何世良那时在那里参与木雕工程,他们就叫他试一试,这一试,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正式让他承担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了。
说起这十年之前的威水史,何世良谦虚而平淡:“现在看起来,我自己其实觉得还不够,不满意,如果现在做,一些地方可以处理得更好。之前做砖雕都是小件,就是接了宝墨园这个工程才深入研究,听到哪里有好的砖雕就跑去看。那时候广州已经没有人在做砖雕了,好在我学习木雕的师公年轻时候见过从前的人是怎么做砖雕的,讲给我听。比如,做这样大型的砖雕,要用许多许多砖块拼接起来,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开底’,也就是最底下这几行砖,这是坐标轴。这几行砖做好了,上面的才能一行行一排排顺畅地接上去。”
何世良把《吐艳和鸣壁》的成功归于态度的问题。“认真去研究刀法、造型,就能做出好东西,马马虎虎做一下就想收钱,那一定做不好。做工艺,要用心,用感情。”
砖雕不是纯艺术
比起一年半之前那次采访,如今的何世良更加平和。在厂房的外面,丛生的蔓草中堆放着几吨旧青砖,像个破败的建筑工地。何世良说:“人们一般会觉得砖雕材料很好找,其实不是的。以前的青砖是要田里的泥来制作,要让牛在里面一直踩到变成起粘性的胶泥才可以拿来烧制。现在因为成本问题,青砖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生产的,红砖又不能刻。你看到的这些砖,是我们近些年买回来的,只要有老房子在拆,我就去买一些青砖回来,不过一万块砖里面只有两三千块可以用。选出完整坚固的,浸水、磨平,单独放在一起。暂时来说,这些青砖还是够用的,将来就很难说了。”
看着这么多青砖,突然想起,这么沉重的砖块,做成砖雕应该也是重量可观的,拿去展览似乎很麻烦。何世良笑着说:“其实很少会有工艺展想起来要砖雕去的。砖雕在工艺江湖里,是草根。不过我们也的确要把做好的作品运出去,小件的可以摞起来装车,大件的就一定要平放,别看它是砖头,镂空刻线了还是很易碎的。”
被评为砖雕这门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何世良其实已经写过几篇文章来讲砖雕,也考虑过从理论上对这门工艺进行总结研究,然而生存环境的艰难,让他没办法花太多时间在研究上。“你一直和我说‘民间艺术’,其实砖雕本质上是‘民间工艺’。一方面,它要吸收很多艺术门类的长处;另一方面,它又不是纯艺术,而是市场化的东西,没有市场需求,就难以为继。我这个工作室,现在来找我专门做砖雕的很少,倒是以做私人别墅的中式装修为主;我这些徒弟,我不光教他们做砖雕,也要教木雕、广式家具制作、园林设计、古建筑装修,不然他们才不来学呢。光学砖雕没有饭吃。”
于是我在厂房的主体车间里看到的都是定制的木雕家具。何世良给我们讲起木雕和广式家具,没讲几句却又不知不觉地回到了砖雕上面:“虽然同是雕刻,但是木雕的特点是一块木料雕一件家具,砖雕却是许多块砖拼接的,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有大局观;广式木雕家具线条圆润,而砖雕要出效果,线条要更细密、更清晰、更凌利,线块感要更强。”
有你好睇 在广州看砖雕
陈家祠
陈家祠正门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宽4.80米,高2米,论其规模和技巧,都是广东地区少有的巨制。其中最有名的是东檐墙上正中的那幅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刘庆伏狼驹”,全图雕有40多个人物,刻划出北宋时刘庆降伏西夏送来一匹名叫“狼驹”的烈马的生动场面,人物形象生动,神态各异。左右两幅为“百鸟图”、“五伦全图”。西檐墙上正中一幅是取材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义士晁盖、昊用、林冲等众多英雄好汉汇集在聚义厅的宏大场面。左右两幅分别为“梧桐杏柳凤凰群图”和 “松雀图”。
宝墨园
在番禺区沙湾宝墨园可以看到何世良的代表作《吐艳和鸣壁》。长22.38米,高5.83米,厚1.08米,总面积为260平方米,通过圆雕、透雕、或深或浅的浮雕以及难度极高的挂线雕等工艺,正面雕出神彩各异的鸟类600多只,百花争艳的花木100多种,壁的背面则雕有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成为中国砖雕史上的一大突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