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奥赛画廊主办、彭德先生担当学术主持的《苏笑柏作品观摩周》将于6月30日至7月8日在奥赛画廊举行,本次展览还特邀王南溟、李旭、何桂彦为学术批评。
苏笑柏,1949年出生于武汉,先后在湖北和中央美院学习,1984年苏笑柏的油画作品《大娘家》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85级研修班。从中央美院毕业后,获得了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奖学金,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研究生班及大师班深造,师从克拉菲克、吕佩尔茨等现代艺术大师。
远赴德国求学,文化背景和艺术身份的转变,给苏笑柏带来的不仅是传统绘画理念与技巧的冲击,同时也迫使他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以前绘画作品中的疲软、甜美、言说性、地域性时常困扰着他,他逐渐意识到,绘画语言本身才是艺术最重要的,于是苏笑柏不再依赖对自然的描绘,而是转向专注营造画面,尽可能追求画面平整与简洁,同时创作中色彩的纯净和戏剧化的多变性也为艺术家带来新的惊喜,从此,苏笑柏的创作拥有了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大漆工艺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苏笑柏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以全新的观念和制作工艺使古老的漆艺焕发了新的生命。2004年,苏笑柏完成了首批以大漆材料为主的综合性绘画。这种用大漆浸透麻布绷在木板上制成的油彩画,其媒材的独创性和他的抽象作品相得益彰,给人以强列的视觉冲击力。在苏笑柏的绘画作品中,严谨的画面形式语言与极富表现力的色彩和材料的运用结合,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形成了独特的肌理,其作品渗透了中德文化因子,具有了当代性、民族性、跨文化、跨国界的特质,从而形成了苏笑柏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风格。
结束了二十余年的海外生活,自2005年,苏笑柏定居上海,潜心创作,曾先后于200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大象无形”,2008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考工记”等展览。次年,德国国家电视二台(ZDF)联合德国兰根美术馆,成功举办“色彩的王朝——苏笑柏绘画作品”德国巡回展,作品享誉海内外。本次展览的主要作品是艺术家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实验和发现创作的绘画系列,是苏笑柏近六年来的一次作品回顾展。
“苏笑柏这个低调的、工匠式的创作着眼于一个说不出来的“意”,那个没有象的、只能在看之中,甚至在触摸中体味到的意。
这个意恰恰是通过多重的悖论被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悖论作的极端和不露声色。”
——高名潞
“画画是苏笑柏的生存方式,他勤奋而投入地力求把作品画得地道。他欣赏德国的水管工或邮递员,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让人赞叹不已。他不认为画家的事业比水管工或邮递员的事业更加高尚。在中国,画画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在他经历过的文革如此,而今也依然如故,画画似乎永远是朝野政治家的工具。他用他的艺术,试图说明艺术仅仅是它自己。中国人历来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却永远没有搞懂:只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他的专业领域做出前所未有的贡献,才能振兴天下。如果全民都变成业余政治家去凑热闹-如同中国的文革与德国的纳粹,不论你站的立场如何,都只会蜕变为旧式政治的随从。从这个意义上讲,苏笑柏是一位不入时尚的独立艺术家。”
——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