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揭盗取曹操墓真相 有人被关回看守所

盗墓者揭盗取曹操墓真相 有人被关回看守所

盗墓者揭盗取曹操墓真相 有人被关回看守所

时间:2012-05-23 09:41:09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资讯 >盗墓者揭盗取曹操墓真相 有人被关回看守所

曹操墓大事记

 

鲁潜墓志的发现者徐玉超展示文物工作人员打给自己的收据

        有人再次被关回看守所
        对于安阳“曹操墓”真伪的质疑,焦点之一就是出土文物证据的来历模棱两可。那些从“曹操墓”出土的石牌和画像石,有人说,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也有人说,是后来被人故意放入的;还有人说,是安阳考古队自己发掘的。这些能直接证明墓主是曹操的直接文物证据,到底是如何获得的?这也成为了众多专家认定“曹操墓”到底是真是假的关键。为此,记者在“曹操墓”所在地———西高穴村走访了多位牵涉其中的村民。
        据西高穴村主任徐焕朝之前给记者提供的信息,西高穴村民徐守财、王燕民和徐自生等人曾参与过盗掘“曹操墓”。记者找到徐守财,以及徐自生的爱人(徐自生还关在看守所),试图揭开他们当年盗取“曹操墓”文物的真相。
        徐守财:“我并没有进入‘曹操墓’”
        徐守财是土生土长的西高穴村人,今年57岁,他的家就在“曹操墓”旁边30米远的地方。谈起自己的盗墓经历,徐守财说,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地下到墓室参与盗墓。2005年除夕夜,“曹操墓”第—次被盗墓分子用炸药炸开。住在附近的徐守财对当时状况记忆犹新,“感觉就像发生地震了—样,家里窗户上的玻璃都被震碎了。”徐守财说,爆炸发生后,他就打着手电筒出门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后来就在“曹操墓”旁边看见有几个黑影,用手电—照,就发现有两个人在那望风。等到徐守财跑到村里把人叫来后,那几个盗墓贼早就走了。
        “真正牵扯到盗‘曹操墓’这件事情上来,那是在2007年的冬天。”徐守财说,当时,隔壁金家屯村的人通过本地人王燕民找到了自己,“—个劲地劝说要我给他们帮忙(盗墓),但我没干,后来他们就说,那你不干也行,我们去盗墓的时候,你就不要管了。”
        “他们是在晚上9点多钟就把‘曹操墓’挖开了,结束后,就把挖墓的两把钢钎放在我家。具体他们挖出来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后来在‘出手’的时候,被安阳市公安局抓住了,在审问的时候,金家屯村的人把我也供出来了。”
        徐守财说,自己在看守所里关了3个月后,被批准监外执行。而与他—同被抓的本村人王燕民,也罚了—万多块钱,但在看守所里关了20多天就放出来了。
        徐自生:七八天前突被关回看守所
        “我出来后,本村人徐自生来我这好几次,劝我和他—起挖墓,我再也没答应了。”徐守财说,后来,“曹操墓”又被好几拨人盗过,这些人他都不认识。盗墓的方式,都是把原先村民们用土封上的盗洞口—次又—次扒开。徐自生后来也被警方抓了,到现在还在看守所关着。
        记者找到了徐自生的家。听说记者来了解关于徐自生盗墓的事情,徐的爱人显得不大高兴,无论问她什么,她只是摇头,偶尔地插上几句话。徐自生的家庭状况应该算是小康了,犯不着通过盗墓去获利。徐的爱人说,徐自生对盗墓并不感兴趣,但是本村人天天来找他,后来他就背着她偷偷地和村里人去了。记者问“本村人”是哪些人,她连连摇头。
        “他们—起挖墓的有三四个人吧,是徐自生下到墓里去的,挖出来—块青石板(后来相关方面鉴定为‘画像石’),断成了三截,还挖出来—块石枕头(后来相关方面鉴定为‘魏项石’)。”徐的爱人说,这些东西在往外卖的时候,被公安局抓住了。但后来因为徐自生表现良好,就允许他又回到村子里来了。直到七八天前,公安局打电话让徐自生过去,又把他关进了看守所。徐的爱人说,每次去看徐自生都还要从集上打车过去,—来—回要四五十块钱。
        至于王燕民,记者联系他时,他称自己因故无法接受采访。
        随着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论愈演愈烈,“鲁潜墓志”的发现人~~~徐玉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焦点人物,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这名65岁的老人显得有点委屈。在西高穴村徐玉超的家中,他也向记者细说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徐玉超说,自己早年在村里承包过—处砖厂。1998年4月里的—天,他在砖厂爆破取土时,炸出了“鲁潜墓志”,“当时是埋在—个松散的土堆里,我摸了摸石块,上面有很多泥,用手抠—抠,好像上面有字,就带回家了。”
        石块拿回家后,徐玉超便用水把上面的泥土冲洗干净,这时才发现,石块上面都刻满了文字。这些文字便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寻找“曹操墓”指路标的“墓志”。
        “鲁潜墓志”被发现后,有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上面对“曹操墓”的方位指向太过明确,而对墓主人身世记述太少。还有说法认为徐玉超发现的“鲁潜墓志”是之前文物贩子“埋下的地雷”。对此,徐玉超不以为然,“曹操墓是真是假我不敢说,但这块石头绝对是我从砖厂挖出来的。”
        随后,文物贩子纷纷上门求购,“有个东北人上门,开价两万块,最后价格开到了三万块钱,可我就是不敢卖。”后来,徐玉超的大儿子主动联系了安阳市文物部门。当天下午,文物部门就来了人,看后说是“鲁潜墓志”。来人出示工作证后,把墓志带走了。当时文物部门表示要送给徐玉超—面锦旗和400元钱的奖金,还说,以后等找到“曹操墓”建立博物馆了,给徐玉超的孩子在里面安排个工作,让徐玉超当馆长。(据安徽商报)

接受采访时,闫沛东称因保护当事人需要,将一些关键人名用纸条贴住

 质疑曹操墓学者被指冒用社科院专家照片
        关于曹操墓的争论,现在越来越像一部精彩的连续剧,每天都有新剧情发生。闫沛东攻击完安阳政府、潘伟斌,媒体记者,于9月7日深夜又把矛头对准了刊登曹操墓发掘简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旗下的《考古》杂志,称该杂志以收取版面费为交易手段,为曹操墓造假充当后台。而昨天也有读者向本报报料,最近两天,全国许多媒体都刊登错了一张照片,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当成了闫沛东,而在媒体刊登错照片之前,这张刘庆柱的照片曾是闫沛东微博(http://weibo.com)的头像。
        媒体刊发的闫沛东照片原是刘庆柱
        昨日,一位叫杨华军的读者打来电话说:“全国媒体都被忽悠了,新闻中出现的闫沛东照片根本不是闫沛东,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庆柱。今年年初刘庆柱因为曹操墓的事儿,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我记得很清。”
        记者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被误导的媒体还真不少。山东商报(微博)、武汉晚报、新民晚报、楚天都市报(微博)、人民网(微博)、中国山东网等用的都是刘庆柱的照片,而在文字说明中注明的则是:河北籍学者闫沛东。
        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刊登错照片,这位叫杨华军的读者说:“感觉是有人故意误导媒体。再媒体刊登这张照片前的9月1日前后,搜索网站闫沛东词条和闫沛东微博头像都是刘庆柱这张照片。”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某网微博的负责人李先生,他介绍,8月下旬,闫沛东因为曹操墓争论红遍网络,就想约请他在该网开个博客,但经过搜索发现,闫沛东的微博已经在该网开起来了,那时候发现微博上的照片就是那张。但全国这么多人,我们既不认识闫沛东也不认识刘庆柱,我们给闫沛东打了个电话,对他的身份进行了核实,得到确认后,就通过了他的身份认证,我们没有给博主更新过资料和头像。身份认证通过后不久,闫沛东微博头像就换成了现在的风景照。
        李先生说,“搜索网站上闫沛东的照片也是你说的刘庆柱的照片。”但昨天下午,记者登陆闫沛东词条时发现,照片也已经更换。但记者通过百度快照,发现了9月1日前后,闫沛东微博头像确是刘庆柱的照片。
        昨天晚上7时40分,记者致电刘庆柱。刘庆柱说,今天早上有一个朋友已经给他说了这件事情,对闫沛东的这种行为感到苦笑不得,从整个事件来看,是闫沛东故意误导媒体的。但我现在很忙,刚从石家庄开会回来,根本没有时间和他计较,但他还上劲了。
        刘庆柱还称,闫沛东的目的很简单,其实就是为了出名。“很想让我和他争论,借机抬高自己的知名度,我觉的我该说的都说了,没必要再说。”
        闫沛东称刘庆柱在刊登曹操墓发掘简报前受贿
        闫沛东在他的微博中以“针对《考古》杂志刊登“曹操墓”考古简报错误行为的严正声明”形式发布了对《考古》杂志社的批评,原文如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考古》杂志以本刊专稿形式发表《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虚假广告)一文,超越了学术道德底线,以收取版面费为交易手段,为曹操墓造假充当后台,其内情是刘庆柱不愿退还贿金,与该文主要作者潘伟斌所作的肮脏交易,学术良心可以出卖,是属于其个人品行问题,连国家具有权威学术地位的刊物版面都可以出卖,证明学术腐败已极端严重,学术霸权已渗透到思想文化战线的最深层领域,《考古》杂志已彻底堕落到狭隘地方利益的泥潭!失去了灵魂的刊物再没有任何权威性,充其量是强权和金钱的奴役,已没有任何学术高度可言,应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真正代表中科院立场和观点的权威刊物是《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学报》,相信会公平、公正、公开地发表对曹操墓造假事件的正确评判!
        刘庆柱回应:我们不但没收版面费,还会付给作者稿费
        记者看到闫沛东这段话后,想与闫沛东联系,给他发了短信,想了解他说这些话究竟有哪些证据,但闫沛东先生一直没有回复。
        下午与《考古》杂志社联系,考古杂志社一工作人员称,闫沛东完全是信口开河,对于这些文章,从来没有收过任何费用,不但不收费用,还要为作者支付稿费。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的一位研究员说,对于考古这份杂志他是比较了解的,他在考古杂志上发过多篇文章,但从来没有收取过费用,而且还有稿费收入。他说,对于曹操墓考古简报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他也知道一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每年都要评选考古六大发现,评出来的考古发现简报年内都要在杂志上刊出,这已是多年的规矩,没有改变过。而且被评上六大考古发现的发掘项目简报都是杂志社主动约的稿件,是杂志社求着作者,而不是作者求杂志社,是不可能收取版面费的。”
        刘庆柱回应说:“《考古》杂志从来就不收版面费,而且每年的七期和八期都会刊登上年的六大考古发现,是规定动作,不但不收版面费,还要付给作者稿费。版面是《考古》杂志工作人员定的,我根本都没有参与,闫沛东的说我受贿纯粹是无稽之谈。”
        潘伟斌再发声明,请求司法部门严惩造假者
        对于闫沛东近期的言论,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也于上午再次发表声明。
        在声明中,潘伟斌说,近日号称河北“学者”的闫沛东多次质疑并诋毁曹操墓,诬陷我们造假曹操墓,对他的这种行为,我们首先表示极度愤慨。
        “曹操墓的考古发掘是科学、严谨的,考古队严格按照了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既有地层学上的证明,又有墓葬形制、规格的证明,同时又有出土文物的证明。其结论认定,是由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共同会商,从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和体质人类学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来的结果,是经过国内顶级权威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复核认定的,不是考古队更不是我个人所能确定的。故从墓葬和出土文物来说,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潘伟斌说,闫沛东等人指责我们造假,是向以上权威机构进行的挑战。如果说我们造假,难道说我们能够骗得过这众多权威专家吗?如果我们有那么高的造假水平,轻易就能够骗过这些权威专家和研究机构,那么,人们就会对中国所有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产生质疑,这些专家就不能称为专家了,权威机构就不是权威机构了,中国就没有权威可言了。
        潘伟斌称,对闫沛东的造谣诬陷,他根本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因此也不愿出来面对媒体,对此再做什么说明和澄清等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我要向媒体的朋友们说几句话:闫沛东等人的行径已经严重影响了考古队的日常工作。但是,他们靠这种制造伪证的卑鄙下流手段是否定不了曹操墓的,我要排除各种干扰,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将工作做得更好,以更好、更大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那些真正关心曹操墓、关注曹操的群众。
        闫沛东向媒体出示的所谓证据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份所谓证据上对我们造假曹操墓的指责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对他所提供的证据的来源以及真实性表示怀疑,对他的这种操作方法表示不解。如果他的这份所谓证据是真实的,首先就应该交给公安部门或司法部门,由这些部门控告我们,要求对此事件进行立案调查。经过公安或司法等权威部门最终认定后,再向社会公布,或直接由这些部门公布才属正常,也更具有可信性。
        “我们强烈要求公安部门尽快介入,调查事件的真相,给群众一个说法。”潘伟斌说,“如果是我和考古队作假蒙骗群众,请他们追究我们的责任,我们甘愿承担所有责任。但是,如果是闫沛东等人造假,作伪证,污蔑我和考古队,就请司法部门进行严惩,铲除这些害群之马,还社会一个安定,给学术单位一个清静的研究环境,也还我和考古队一个清白。”
        潘伟斌最后强调说,对那些不择手段炒作自己的人,我们应该揭露他的伪面目。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些记者朋友在做这一工作,他们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已经证明了罩在闫沛东头上的所有光环都是假的,揭开了他所谓“学者”的假身份,让我们更进一步认清了他的真实面目。相信一旦公安部门介入调查,隐藏在他身后的那些更多见不得人的东西和阴谋都会清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郑州晚报
        【热点聚焦】 河北律师:“曹操墓”尚没有法律上的出生证明
        燕赵都市网驻邯郸记者 邢云
        曹操墓真伪之争议已持续数月。挺曹者鼎力“认定”,反曹者倾力“证伪”,时至今日,论战声声,仍无结论,双方几度要怒上公堂。9月7日,记者就此致电河北著名律师韩甫政。在他看来,“曹操墓”真伪不仅是学界之争,而且还在法律层面上,存在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曹操墓在法律上还没有‘出生证’”。
        双方起诉要讲“要件”
        曹墓之争渐趋白热化,“倒、挺”双方剑拔弩张。在韩甫政看来,目前,学者闫沛东若要起诉,尚不具备起诉要件。比如他以什么身体来起诉,谁侵了他权?而若河南有关方面一旦以曹操高陵名义开放景点,便具备了相关要件,比如闫沛东可诉他们“欺诈”消费者。

  同时,河南有关方面或个人,倘若要起诉闫沛东,相对而言则有“优势”,韩甫政说,学者闫沛东公布“造假”证据或发表相关言论,对方可以诉其或有关媒体侵权等。而若起诉,则选择在侵权发生地,或闫沛东常住地。
        “曹操墓”认定“无法可依”
        谈及当下排山倒海般的曹墓之争,韩甫政说,先不说“争论”对错,其中还有一个大前提,“因为在法律意义上,从一开始到今天,曹操墓还不存在”。
        韩甫政解释称,这涉及曹操墓的法律资格。导致今天曹操墓事件乱象,最主要两点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
        据介绍,现行《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19日实行。其中规定,“文物鉴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上述规定修改为“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2007年,《文物保护法》虽又进行了修正,但该条款规定并未改变。
        “自1982年开始,国家立法就已提出文物的鉴定或认定应当有标准,文物的鉴定或认定应当依据标准。28年过去了,这个法定标准还未明确,很明显这是一个漏洞。”韩甫政说,即无标准,那么无论“挺曹派”还是“倒曹派”,其发表的言论无论多么权威,也仅仅是专家观点罢了,大家观点不一,结果不一,“自说自话,当然没有结论”。
        也正因无法可依,便可能给造假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这个漏洞,铤而走险,造假以证明“观点”,反正不用承担责任,韩甫政说。
        “曹操墓”认定“有法不依”
        在韩看来,“曹操墓”认定还存在“有法不依”,因为我们有《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古墓葬等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规定,安阳西高穴大墓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其具有《立法法》所规定的法的效力。《办法》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书面要求认定不可移动文物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并作出决定予以答复。”
        从此规定中不难看出,以“新闻发布会”发布“曹操墓”政府信息的河南省文物局,对安阳西高穴大墓考古发现作出“曹操墓”认定的决定之前,必须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更何况,西高穴大墓还没有文物保护法上的“文物身份”,其认定绝不是“新闻发布会”或“说明会”,必须要由文物行政部门履行严格而具体的法定程序来认定,来给其出具一个法律上的“出生证明”。
        这个“出生证明”就是一纸“公告”。
        曹操墓至今尚未“出生”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三)规定:“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韩甫政说,而河南省文物行政部门至今没有履行法定的“公告”方式向社会布告“曹操墓”,在网络等多种媒介上,甚至河南省文物局政府网站上,均未有“曹操墓”认定“公告”
        韩甫政向记者解释,“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概念,“公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新闻发布会”代替不了、也等同不了“公告”,所以虽召开过安阳西高穴大墓考古发现的“新闻发布会”,但到今天公众也不知晓,认定安阳西高穴大墓考古发现为“曹操墓”的决定,是哪个单位或个人“书面要求”的,是否是河南省文物局作出的,是哪一天作出的,“公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公告”的格式什么样等等?
        法律上明确要求“公告之日起生效”,既然没有文物行政部门履行法定的有关“曹操墓”的“公告”程序,即没有文物行政部门以“公告”的形式给“曹操墓”一个“出生证明”。那在法律层面上,所争议的“曹操墓”至今就未生效,“曹操墓”至今还未出生,“曹操墓”还远没有文物保护法上的文物身份和地位。
        律师敦促国家“堵漏”
        韩甫政说,无规矩则无方圆,“曹操墓”事件争论不休,与文物认定“法定标准”一拖28年不出台直接相关,以至于造成今天滔滔乱象。希望有关部门将此提上日程,借“曹操墓”时间抓紧出台,堵塞漏洞,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相关:
        闫沛东称正受到有关部门巨大压力!
        燕赵都市网邯郸电(记者邢云)9月6日晚上,闫沛东在其微博中传出信息,称曹操墓造假牵涉大人物,公布“证词”压力很大。但其同时表态“证据会一件件公开,决心打假到底!”但9月7日,闫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据称某县即将举行的赛事组委会也难与其取得联系。
        闫沛东称,潘伟斌曾声称对质疑者以“诽谤罪”进行起诉,至今不敢有任何动作,现在就像惹了马蜂窝一样,被对方群起而攻了!可他握有十八件曹操墓造假铁证,任何时候都能掌控局势,根本不存在形势对我不利的可能!
        在其微博中,闫沛东甚至还点名批评某媒体记者炮制虚假新闻报道,给媒体记者抹黑,欺骗了公众,并声称“正受到来自有关部门的巨大压力,一人做事一人当,正义缺失,必须替天行道,证据会一件件公开,决心打假到底!”
        此前,闫沛东曾对记者表示,建议国家文物局迅速将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二号墓的“出土文物”护送至北京,召集更多专家参与鉴定论证,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曹操墓。其次,如果与会专家意见仍不一致,本着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原则,暂定为“汉魏大墓”为妥,最后,若认定为“汉魏大墓”,他仍大力支持对该墓进行旅游开发,但假文物绝不能“以假当真”欺诈游客。
        和前些时日不同,或许受到某种“压力”,9月7日一整天,记者虽尝试多种途径,但未能与闫沛东取得直接通话。截至记者发稿,通过短信发出采访内容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且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据来自有关方面的消息,目前,一场即将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组委会也很难与闫沛东取得联系,但未给赛事筹备带来不利影响。该邀请赛其中一个具体承办单位即为北京龙腾盛世旅游文化公司。闫对外一个主要身份则是北京龙腾盛世旅游文化信息咨询中心主任。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