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韵秋鉴”圆满落槌创多项辽沈拍卖纪录

“辽韵秋鉴”圆满落槌创多项辽沈拍卖纪录

“辽韵秋鉴”圆满落槌创多项辽沈拍卖纪录

时间:2013-09-22 10:05:43 来源:辽宁日报

拍卖 >“辽韵秋鉴”圆满落槌创多项辽沈拍卖纪录

 

  辽宁省拍卖行举办的“辽韵秋鉴”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15日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盛大开槌。本场拍卖会引起辽沈各界广泛关注,两天预展时间近5000人次观看,拍卖当天到场人数近千人。本场拍卖会创下近20年来艺术品拍卖会的多项纪录。冯大中工笔虎作品《虎啸龙吟图》以115万元成交,戴都都代表作《满江红》以161万元成交。陈旧、冯月庵等沈阳老艺术家的作品重放光芒,均以创纪录的价格成交。拍卖现场成交额达1606万元,成交率超过70%。

  拍卖不忘媒体担当

  作为主流媒体的《辽宁日报》始终坚持既要有社会担当,也要有所行动的社会宗旨,投身拍卖市场。引导艺术市场良好的价值取向,并以主流媒体强大的公信力,把辽宁地区的艺术家、藏家、投资者链接起来,奉献给辽沈人们一顿饕餮大餐。此次征集到王盛烈的代表作品《八女投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宣扬爱国主义的红色题材代表作品,成为载入中国美术史的经典之作。 《辽宁日报》在这幅作品拍卖预期不高的情况下,不惜花大量版面推介,主要是《辽宁日报》始终秉承: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爱国情怀的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八女投江》这幅感动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作品,知道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以此弘扬当年抗日英雄的革命精神,让我们的后代不忘历史。

  王盛烈的儿子王铁牛知道这次拍卖征集到了《八女投江》,特意从北京赶到沈阳,当他站在父亲作品前,百感交集。他激动地跟记者说:“《辽宁日报》这次能花大力气征集到父亲的这幅代表作我特别高兴,你们对社会真是做了一件好事,显示出了 《辽宁日报》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家长带着孩子特意来拍卖现场看 《八女投江》,他们只是想让孩子亲眼看看这幅曾经感动了他们那代人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亲身体会那些女战士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使孩子们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参与人数创辽沈之最

  “辽韵秋鉴”艺术品拍卖从今年4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历时五个月,共征集到拍品1200余件,最终筛选出490余件拍品上拍。总结本场拍卖可谓辽宁名家精品荟萃,亮点纷呈,展示出辽宁美术界的整体实力。拍品既涵盖了“鲁美四老”等辽宁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品,也囊括了宋雨桂、冯大中、宋惠民、许勇等当今辽宁画坛领军人物的精品力作,更有戴都都、包锦华等目前活跃在画坛上的实力派画家。此外,我们也关注到一些鲁迅美术学院应届本科生、研究生的作品。

  此次拍卖现场盛况空前,9月15日下午1时拍卖正式开始,会场内准备了400个座位,在拍卖开始前就被“抢空”,工作人员不得不提示,要观众把座位让给持竞买号牌和其同来的人。拍卖开始之后,场内依然有人涌入,最高峰时场内有近千人参拍。一位关注辽沈艺术品市场近30年的郭先生说:“这是辽沈地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 ”

  多位画家作品价格创纪录

  本场拍卖创多项纪录。戴都都的油画作品《满江红》,经过十余轮叫价,最终以161万元的高价 (含佣金)成交。女画家包锦华的两幅作品分别以57万元和55万元的高价成交,也创下了包锦华作品的拍卖纪录。

  此外,一些“热门”拍品也顺利成交。如本场拍卖图录封面上的作品冯大中的《虎啸龙吟图》以115万元的高价成交,宋雨桂的《春山》以49万元的价格成交,朱朴存《花鸟四条屏》以32万元成交。许勇的精品力作《野茫茫》以57.5万元的高价成交,每平方尺的价格已经超过6万元。项宪文一件4平方尺作品以1.38万元的价格成交。书法拍品中,徐炽、董文、姚哲成、胡崇伟等人的作品成交率也颇高。本场拍卖会上,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的几位签约画家的作品均顺利成交。孙文勃一件6平方尺左右的作品拍出了10.5万元的价格,张玉茂和李传久的作品也均以高价成交。

  陈旧、冯月庵创价格纪录

  辽沈一些老艺术家的作品重放光芒。陈旧、冯月庵、霍安荣的作品都拍出高价,沈延毅的价格继续了前期高涨的状态。陈旧的作品成为本场的最大亮点,本场共有6件陈旧的作品参拍,全部成交,其中,两件由陈旧家属提供的拍品均以过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陈旧作品价格历史纪录。本场拍卖,陈旧家属提供两件拍品均以无底价起拍,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无底价拍卖试探市场对陈旧作品的接受程度,最终,两件拍品均拍出了高价。

  另一个创造纪录的是冯月庵。与陈旧一样,沈阳书法四老之一冯月庵的书法作品价格一直被市场低估,而本场拍卖会上冯月庵的十余件作品均以高价成交,其中一件不足两平方尺的作品拍出了2.2万元的高价,创下了冯月庵的价格纪录。

  沈延毅和霍安荣的作品也延续前一段时间稳中有升的势头。评论人士指出,辽沈地区一些“老先生”的作品艺术价值很高,但是长期被低估,有很高的挖掘潜力,现在看价格有上涨的趋势,这是一件好事,希望市场能多关注“老先生”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看,老艺术家的作品想重放光芒需要多方的努力,特别是老艺术家后人的配合,胸襟要开阔,要遵循艺术市场价值规律。

  许多参加拍卖的人士表示,通过此次拍卖,可以看出我们辽宁从来不缺少艺术家、从来不缺少关注艺术的收藏家、从来不缺少热爱艺术的投资人……缺少的正是像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这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媒体公信力的主流媒体的参与。希望辽宁日报能带热辽宁艺术品拍卖市场,让画家、藏家、投资者更好地链接起来,从而使辽宁的艺术品市场能够真正活跃起来,引导艺术市场向理性价值回归。大家期待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下次的拍卖盛会能有更多更好的藏品奉献给大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