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点评专家: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于建华 点评:有段时间,慈禧太后在宫廷斗争之暇,附庸风雅弄弄笔墨,染染丹青,并且还时不时用自己拙劣的书画赏赐大臣。但慈禧这个老女人实在不是吃书画这碗饭的人,水平极差,于是宫中便开始豢养能书擅画的女书画家为其代笔。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云:光绪中期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
点评专家: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于建华
点评:有段时间,慈禧太后在宫廷斗争之暇,附庸风雅弄弄笔墨,染染丹青,并且还时不时用自己拙劣的书画赏赐大臣。但慈禧这个老女人实在不是吃书画这碗饭的人,水平极差,于是宫中便开始豢养能书擅画的女书画家为其代笔。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云:光绪中期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常书“福”、“寿”等字,以赐嬖幸大臣。思得一二代笔妇人,不可得,乃降旨各省督抚觅之。会四川有官眷缪氏者,云南人,夫宦蜀死,子亦孝廉。缪氏工花鸟,能弹琴,小楷亦楚楚颇合格,乃驿送之京师。慈禧召见,面试之大喜,置诸左右,朝夕不离。并免其下跪,月俸二百金,又为其子捐内阁中书。缪氏遂为慈禧清客,世称“缪老太太”者是也。间亦作应酬笔墨,售于厂肆,颇有风韵。自是之后,遍大臣家皆有慈禧所赏花卉扇轴等物,皆缪氏手笔也。
上述云缪氏者,乃缪嘉蕙也。
缪嘉惠(1841-1918)字素筠,云南昆明人。适同邑陈氏。48岁时进清宫侍候慈禧,至慈禧去世后的1908年离开皇宫,以67岁高龄结束她的宫廷生活。清末诗人陶农部有述缪氏的宫廷生活:“八方无事畅皇情,机暇挥毫六法精。宸翰初成知得意,宫人传唤缪先生。”离开皇宫后,缪氏在北京什刹海醇王府旁买了一所宅子入住其中。民国七年(1918)卒于京,享年77岁。民国三十年(1941),昆明书画界曾举办“缪素筠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郭沫若留题七言绝句:“苍天无情人有情,彩霞岂能埋荒井。休言女子非天物,艺满时空永葆名。”
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季秋,在慈禧身边春风得意的缪嘉蕙除教慈禧作画和代笔之外,自己也不废创作,“余力所作,都人士兼金争购”。(《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缪嘉蕙》)壬寅(1902)晚秋,缪氏创作了一幅《花卉草虫图》,笔致工细,设色妍雅,被后人精致装池并收藏。流传至一百多年后,这期大河鉴宝有藏友持来鉴定,于是才有这一通啰嗦。
《花卉草虫图》65×43cm的直幅,设色纸本,极考究的装池,装以名贵的红木轴头。画中花卉是几种菊花,因菊花丛中穿插有稀疏清细、挂着几片橙红叶子的枝叶,一叶知秋,表现的是深秋的景象。菊花的枝叶以很是厚艳的花青勾写点染,胭脂红的菊花细笔双勾花片,浓艳填写,色彩极见妍丽。下方厚厚的细草细笔青绿勾写,笔繁色重,很费功夫。泥草中一柱秀石淡墨加赭石勾型和敷色,层次分明。画中的神来之笔,是数只昆虫点缀得画面丰富多姿。在石根部菊花叶子和红叶枝子上有三只七星瓢虫,红红的身上点着几颗墨点,腿脚也细细地勾勒得很逼真。石顶有只栩栩如生的蝈蝈,勾写工致,似乎一惊动它就要弹跳跃起。三只小蜜蜂也来凑热闹,扇动着薄得透明的双翅翻飞在菊花上方,趁着晚秋花卉不多,来抓紧时间采香寒蕊冷的菊花花蜜,以免错过这一年中的采花末班车。蜜蜂画笔工细得就差听到嗡嗡声了,假如这时正好有蜜蜂飞过,你还真的以为是画中的蜜蜂飞出来了呢!工细之极致,无非于此了。画题小楷,真的是“楚楚合格”,云:“壬寅季秋中旬,作于都门寓次,滇南缪嘉蕙。”钤印:“缪嘉蕙印”(白回文印)和“内廷供奉”(朱文)。
市场参考:缪嘉蕙画笔秀逸清雅,小楷亦享名声,又有宫廷画师的光环,还有慈禧皇太后为其扬名,所以近几年拍卖其工细的花卉草虫和翎毛动辄上万元一平尺,也有名人上款、名人题签的可以拍至数万元一平尺,成扇三四万元一柄时有成交。此幅《花卉草虫图》,2平尺多,备极工致,每平尺应在1.5万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