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回眸中日“异域同绘”,疫后重启再读V&A

日期:2020-08-20 17:53:56 来源:澎湃新闻

资讯 >一周观展指南|回眸中日“异域同绘”,疫后重启再读V&A

“立秋”已过了两天,国内外的展馆在疫情后又迎来一波新展高峰。在上海,上海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呈现了“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赖少其与唐云创作文献展”等新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新展包括“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抗疫美术展”等,在杭州,则有“钱瘦铁与桥本关雪”、“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颇有意味的是,其中中国美术馆的“异域同绘”与浙江美术馆的“钱瘦铁与桥本关雪”对比观看,可以见出中日艺术的渊远流长与文化互鉴的巨大意义。

在海外,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重新开放了,大展“埃尔·格列柯:野心和反抗”“莫奈与芝加哥”呈现了馆藏格列柯的不朽画作《圣母升天》与莫奈精品。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8月6日重新开放了,特展“和服:从京都到T台”回归。

上海

荷浦珠还: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0年8月7日—10月18日


倪汉克(Henk Nieuwenhuys)先生是荷兰的商界精英,同时也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他是第一位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大量文物的西方人。本次展览呈现的54件文物,门类扩至青铜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浓缩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换新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0年7月10日起

此次展览沿袭书画常设展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的思路,新增书画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莲社图卷》、元赵孟頫《兰竹石图卷》等精品。这30件作品中有近20件未曾展出过,包括元李昭《雁荡图卷》、明姚绶《古木清风图轴》、清戴本孝《雨赏图卷》、清高其佩《指画秋柳图轴》、清禹之鼎《仕女三兔图轴》、清汪士慎《猫石桃花图轴》等。而另10件属于长期未展,或用于特展。

星光璀璨·不同而和——上海中国画院藏合作画展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第二展厅(虹桥路1398号)

展期:2020年8月8日—12月6日

此次展览展现了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于各个时期、结合不同的题材和绘画语言而绘制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共展出作品共计40多件(组)80余幅,展现了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于各个时期、结合不同的题材和绘画语言而绘制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1956年8月1日,为纪念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成立,画家赖少其、潘天寿、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程十发等十位国画家曾共同合作完成了《开天辟地——开宗明义第一章》山水卷,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后,画家们的合作画是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一)

地点:中华艺术宫

展期:2020年8月1日-12月31日

作为中华艺术宫重要的学术项目,聚焦“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也将持续推出,未来每届展览都将展出卓有影响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现独特的美术史叙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语境。首展以“借古开新”“中西兼道”“现代标程”三个部分,聚焦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倪贻德八位近现代名家及其代表作。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0年7月31日—11月15日

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双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除了历届参展作品外,展览还呈现了由艺术家提供的各种私人物件,作为“个人文献”,与双年展的历史形成呼应。

以花之名

地点:上海明珠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8日—12月6日

当代艺术群展,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5位重要艺术家,呈现围绕“花”之母题展开的绘画、摄影、影像、雕塑、装置、行为表演和与空间有关的缤纷艺术创作。

我与你:埃里克·索斯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0年8月1日—11月20日

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于2004年因摄影作品《眠于密西西比河畔》而闻名。本次展览从埃里克·索斯超过20年摄影生涯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44幅作品,涵盖《完美陌生人》《寻找爱》《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尼亚加拉》《破碎手册》《歌本》和最新系列《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不仅是对他摄影生涯的回顾,亦包含了他对自己、对摄影回溯和思考的一次全新艺术实践。

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

展期:2020年6月12日起

两个展览分别从刘海粟的用印和书法的角度做专题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刘海粟先生中西绘画兼擅,而用印中可见其朋友交往和他近一个世纪亲历、亲证的艺术人生。书法则显示其青年时代即具有的胸怀视野和书艺天赋,进衍至晚年裹锋如篆、散卓如草,如苍龙拏攫,如老藤盘曲的线质丕变,而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书法性。

梦回江户——浮世绘艺术大展

地点: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 号)

展期:2020年7月3日—11月8日

展览从浮世绘的发展脉络结合名师名作的解读以及对浮世绘版画技艺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现了浮世绘绚烂多彩的风俗人情和历史价值。

积聚与生成——2020上海当代艺术展

地点:临港当代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8日-10月18日

展览邀请了周长江、马良、王大志、鸟头等近30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包括一组特别项目,共计68件(组)作品参展,艺术形式涵盖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摄影、拼贴、综合材料等。参展艺术家们年龄跨度大、涉及的作品媒介种类多,反映出当代艺术的开放性、多义性与可能性。

风吹过——韩硕作品展

展期:2020年8月7日-10月8日

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

展览回顾了韩硕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创作的74组绘画作品,有描绘古诗词意境的,如《渔家傲》、《梅花诗意图》;也有表现民间故事和刻画戏曲人物的,如《聊斋组画之一》、《西厢记》。除此之外还有名人肖像、风景写生等作品,每幅作品虽尺幅不大,却能在方寸间感受艺术家的创造才情。

第三届宝龙艺术大奖 “雅居”“美丽家园”入选展

展期:2020年8月7日-8月28日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

“雅居”“美丽家园”均为第三届宝龙艺术大奖下设主题单元。“雅居”新工笔画征集展,聚焦当代工笔绘画领域,希望借助工笔画这一形式,启发今天的文化生活,让人们感受工笔绘画的生意与自然。展出163位艺术家的入围作品,最终遴选出76位艺术家作品分别获得典藏奖、新锐奖、优秀奖和入选奖。“美丽家园”新绘画征集展则期望通过艺术家的精品创作,展现其对美好生活空间的表达与思考,营造艺术生活的氛围。展出148位艺术家的入围作品,其中48位艺术家分别获得金、银及优秀奖。

亚历克斯·卡茨

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展期:2020年5月29日—8月9日

展览通过涵盖绘画、雕塑和剪贴装置作品在内的30余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书籍文献,展现今年93岁的艺术家近60年的创作脉络和其对具象绘画艺术的探索。

王璜生个展“呼/吸”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0年8月1日—9月27日

此次展览筹备于2019年,由复旦大学顾铮教授担任策展人。作为王璜生的一个阶段性大型展览,展览的议题“呼/吸”与当下人类面临的危机境况高度契合,主要展出《呼/吸》、《风之痕》、《谈话》、《白梦》及《疫期日记》、《箴象》等装置、影像、声音及水墨系列作品。

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0年8月1日—10月25日

本次展览由“中式·革新”、“洋服·旗袍”、“集体·质朴”与“开放·融合”四个板块构成,展出的40余件中国近代绘画作品与各时期具代表性服饰、艺术文化风潮有关。

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0年7月28日—10月4日(8月周末开设夜场)

此次展览将呈现迪奥275件高级订制礼服,部分设计稿,以及来自8位中国艺术家(徐冰、郑国谷、梁远苇、高伟刚、刘建华、林天苗、严培明、王光乐)创作的作品和艺术装置。展览以全新的场景叙事,呈现品牌创立七十余年始终秉承的艺术激情。

心不为形役——从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0年7月18日 — 11月22日

展览遴选馆藏近30件(套),作品时代跨度从元代到现当代,通过“孤舟草堂”、“桃源仙境”、“江南水乡”、“当下自我”四部分借由渔父、草堂、桃源的意象走入古人的隐逸世界。

静默长假

地址:上海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0年7月25日-9月6日

展览收录了九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于疫情“休假中”所创作的十余件作品,以艺术的视角回应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公众共同探索当下的思考与感悟。

随物生心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0年5月31日—10月11日

展览呈现了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的作品。两位艺术家出身建筑专业,并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展开跨界创作,将图形、雕塑、建筑、运动和声音融入数学、光学、物理学等,通过独特的艺术方式,将日常而无形的“现象”转译为可视、可感之物。

清如许——中国画小品展(第二回)

地点:黄浦区明复图书馆明复楼三楼展厅

展期:2020年8月10日—9月23日

展示上海师范大学邵琦教授与其学生石峰昂、张玉山、李雁、孟昭翰、宫保军、邱贺、章玲云的作品,呈现师生们如何在山水画经典中追寻精神的原乡。

江山霁雪:李诗文

地点:八大画廊 上海

展期:2020年8月8日—9月5日

展览汇集了画家李诗文近一年来创作的十数幅油画新作。展览原名“早春”,因为创作主要取材于2019年早春的黄山故名之(意拟北宋郭熙的山水《早春图》)。疫情后,改为“江山霁雪”,该名选自展览中一幅作品名。这些作品格调清新、气韵空灵,并且融入了传统水墨山水的结构、笔法、诗思和意象表达。

浙江

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展期:2020年8月7日—11月8日

清朝的陵寝有盛京三陵(辽宁新宾清永陵,沈阳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 (河北遵化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清定陵、清惠陵、昭西陵),清西陵(河北易县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清东陵所藏20件丝织品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该批丝织品主要来源于慈禧定东陵地宫和裕陵容妃园寝地宫,以及北京故宫的拨交。本展览所陈列即为其中之女服精品及相关丝织品。

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

地点:浙江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5日—9月3日

展出创作于1905年至2020年间的水彩画作品140余件,其中包括李叔同、林风眠、吴大羽、倪贻德、吴冠中、潘思同等众多美术先驱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涵盖了风景、静物、人物等诸多题材。展览回望中国水彩画的发生和发展,思考中国水彩画与浙江的紧密联系,以期透过历史对中国水彩画的未来有所启示。

仙华双甲-吴茀之、张书旂诞辰120周年特展

地点:浙江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9日—9月8日

2020年适逢20世纪两位浙江浦江籍花鸟画大家吴茀之、张书旂诞辰120周年。吴茀之、张书旂两位画家的出生与经历有太多共同点,而艺术审美追求却形成各自不同的鲜明风格,代表着中国花鸟画的两种审美取向,俱臻高妙,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展览共展出吴茀之、张书旂花鸟、山水作品和文献资料140余件,不少作品和文献为首次展出。

钱瘦铁、桥本关雪交流回顾展

地点:浙江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1日 — 8月30日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始终以一种尊重、友爱与互通的态度求同而存异,这在两位艺术家一生的交情中得到生动的体现。本次展览分“宿情中国”“白沙艺缘”“郁勃纵横”三个版块,通过两位艺术家的书画篆刻150余件作品以及文献的展示,全面呈现他们共同的审美追求和不同的艺术风貌。两位中日艺术家的毕生交情,更使今天的人们真切地了解中日文化交流的本质。

古物影——黄宾虹书法收藏展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展期:2020年7月24日—8月30日

展览分为晋唐写经、明清翰墨、乡贤手迹、赝本4个单元,展出黄宾虹旧藏的书法作品66件,年代跨度从晋朝直至近代。

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展期:2020年6月12日—11月30日

展览分四个单元展出112件(套)文物,回顾并整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和记录云冈石窟的中外学术文献、珍贵历史影像。许多展品是首次亮相,其中不少直接来自研究院文物库房。丰富的云冈雕刻之美,让观众走入了“云冈时间”。展品还包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云冈第12窟1:1复制窟。

江苏

钱谦益与虞山诗派文物特展

地点:常熟博物馆

展期:2020年8月1日—11月15日

钱谦益(1582—1664)曾是明末东林党领袖之一,后降清为礼部侍郎。展览展出文物六十多件,通过大量文物、书画、古籍文献,呈现明末清初钱谦益及虞山诗派的成就与影响。

有朋自远方来——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筒特展

地点:镇江博物馆

展期:2020年7月28日—9月13日

镇江地区金银器皿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直至唐朝有了一次大的飞跃。迄今为止,南方共出土唐代金银器1100余件,镇江以1982年丁卯桥一次出土950余件的总数而称南方之最,尤以其华美恢弘的金银器,领袖时代。其中,出土的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成为研究唐代酒令文化的重要资料。

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

地点:南京六朝博物馆

展期:2020年6月24日—8月24日

展览时代跨度自春秋至明清,从墓葬到遗址,精选的10个代表性项目,200余件文物展品,书写着古都南京的城市演变史。

涪城汉韵——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

地点:无锡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4日—10月18日

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11件/套。分为“千载汉风道涪城”、“物阜民丰百业兴”、“居诸不息烟火盛”、“礼正乐教慕神仙”四个单元,再现了两汉时期绵阳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

融·合:从春秋到秦汉特展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7日

选取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的文物约350件,展现了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多元的文化面貌到秦汉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

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展览汇集了馆藏仕女画精品时间跨度从清代中期至近现代其作者既有仕女画名家如费丹旭、改琦之流,亦有一些名不见经传而难得一见的小名家。

鲜虞风云——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20年6月12日—9月2日

展览由苏州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策划,甄选164件/套珍贵文物,分为“鲜虞东徙·肇建中山”、“车辚马啸·逐鹿中原”、“钟鸣鼎食·生死同欢”三个单元,全面展示了中山国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不凡成就。

石之天成——寿山石雕刻展

地点:常熟博物馆

展期:7月24日至10月8日

展览分“崭露头角”、“东成西就”、“东西合璧”三个部分,共展出寿山石雕刻作品95件/套。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寿山石的概况及其雕刻艺术发展脉络,第二部分呈现了“西门派”和“东门派”的雕刻风格以及代表人物,第三部分则展现了两派相互借鉴实现了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上的“东西合璧”。

北京

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

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期:2020年7月30日—8月31日

叶浅予先生(1907-1995)是我国著名漫画家、速写大师、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先生早年致力漫画艺术,为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20世纪40年代后,以其深厚的速写功力融入国画,开创了中国人物画新境界。先生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及“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

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期:2020年8月5日—10月15日

展览共展出中国美术馆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绘75件、清代木版年画52套(61件)、明清时期中国画2件。展览分为“同源与流变”“形象与风格”“技艺与受众”“生产与发行”四个部分;从渊源、技术、发行及风格等方面探讨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的异同,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0年8月1日起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