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丨2021年1月5-6日
拍卖时间丨2021年1月6日(16:30)-1月7日
展拍地点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广州市流花路120号)
支持现场竞投、电话委托竞投、崇正在线网络同步拍
详情请询:020-83344380、83394856
电话委托:13929579713
网拍客服:18819155972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2020年度各地艺术品拍卖会“集体迟到”。姗姗来迟的“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却也不小心成了2021年度全国范围内的首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即将于2021年1月5-7日盛大开启。
本次拍卖集结11个专场近1900件拍品,包括中国书画(古代、近现代及当代)、古籍信札、珍瓷古玩、文房雅器、20世纪及当代艺术等众多门类。渐江划时代之作《峭壁孤松》、关山月晚年扛鼎之作《黄河颂》、李可染最经典的《春雨江南》等等铭心佳品都将亮相本次拍卖,“私人收藏”专场则有沧趣楼藏书画金石专场和海灏阁藏文房雅器专场,“沧趣楼”内藏不少有故事的晚明至民国时期的书画、金石精品,“海灏阁”则主打文房雅器,本次拍卖还新增了佛教题材、潮州金漆木雕等特色专场,堪称有料有戏、有骨有肉的年度开场大拍。
因内容庞博,故本号在12月27日推出“沧趣楼藏书画金石”部分精品之后,拟分两期推出本次拍卖的部分精品,分别为:
今日推出:近现代书画+岭南名家书画+百年文人墨迹三个专场部分精品;
明日推出:古代书画+佛教题材+古器物(汲古、凝釐、海灏阁、金漆木雕、清风等5个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敬请期待!
国光·中国近现代书画
名家旧藏多精品、多生货,多有趣的故事,故而广为藏家所喜。近年来崇正也一直致力于挖掘名家旧藏,为藏家奉上新鲜味美的艺术大餐。
本场名家旧藏包括:杨可忠旧藏、郑乃珖家藏、彭克父子藏、刘香之旧藏、李可染家属旧藏等等,都坚持三个原则:
1、清一色的新鲜面孔;
2、有品质的精选细挑;
3、竭尽心力的追根溯源。
其中李可染先生家属友情提供的《春雨江南》,堪称可染先生最经典的江南图式,此件已知多次权威出版著录,曾参加在日本东京、大阪举办的“李可染中国画展”,是可染先生留给儿子的铭心之作,所写之景来自江南古城绍兴。
本专场还集结近现代众多大咖精品,张大千、李可染、黄宾虹、齐白石、溥儒、林风眠、陆俨少、何海霞、关山月、黎雄才等均有精品亮相。其中张大千仿石涛《秋林人醉》最见大千石涛情结,而齐白石的《多子多福》则暗藏玄机,细细品读,大有文章。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83
李可染 春雨江南图
镜片
设色纸本
已知展览:
1、“李可染中国画展”,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东京日本桥高岛屋,1983年10月13-18日。
2、“李可染中国画展”,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大阪难波高岛屋,1983年10月20-25日。
已知出版:
1、《富春江画报》1983年第9期,封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9月5日。
2、《李可染中国画展》,图二八,朝日新闻社,1983年。
3、《李可染画集》,图○九八,学苑文化事业出版社,1983年。
4、《美术五十讲》,彩色插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6月1日。
5、《李可染中国画集》,香港大业公司,1990年。
6、《名家翰墨•李可染》第43号,图○五一,香港翰墨轩,1993年8月1日。
7、《李可染画集》法文版,图七五,外文出版社,1997年。
8、《李可染》,图一八,香港精品国际出版集团。
9、《李可染•山水》,图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4月。
已知著录:《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李可染》P146,李松著,天津杨柳青画社,1995年11月。
68×45 cm.
如欲竞投本件拍品,敬请与本公司提前联系,办理特殊号牌方可竞买。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05
齐白石 多子多福
镜片
设色纸本
103×34 cm.
按:1937年,75岁的齐白石听信相士之言,用“瞒天过海法”,逃过75岁这一关,自这一年开始,自署77岁,故此件《多子多寿图》自署85岁,当是1945年,正是日军投降,重见天日,心情分外愉悦之年。
自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后,白石老人的心绪也大受影响,他曾闭门不出,在家门口贴出告示:“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告白: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庚辰正月。八十老人白石拜白。”到1944年,他干脆贴出了“停止卖画”的告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宁可挨冻受饿,决不甘心去取媚”。
1945年,日本投降举国欢庆,深受战争离乱之苦的老画师又恢复了卖画刻印的生涯,更是喜之不禁,情绪自然流淌笔端,令其绘画生涯进入勃发期,一批生机勃勃极富喜庆意味的作品此一时期颇为多见。此帧《多子多寿》即其时代表作。
石榴在中国民间是多子的象征,桃子则代表多寿。这是百姓生活中习见之物,在白石老人笔下,显得尤其具有旺盛的内在生命气息,极富喜感的色彩处理和老辣的笔墨无不映照着老人的情感: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多子多福的太平日子了!
此幅右下首钤有一方“大匠之门”几无印泥类似“钢印”的印章(见上图),此枚印章为白石老人不忘木匠出身而自刻,从1930年代开始,市场上便时有白石老人的伪作,为此白石老人曾自创“防伪秘笈”,“钢印法”为其一,此外,在打好印泥的图章上洒朱砂粉,回来抖动抖掉多余的朱砂粉,再来盖印章,印章有凸起来的浮雕感,为其二。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32
张大千 秋林人醉图
镜片
设色纸本
说明:1.石涛《秋林人醉图》原为大风堂藏品,上世纪50年代美国藏家顾洛阜向张大千购藏《大风堂名迹》书画21件,此即其一,后捐赠大都会博物馆,大千先生此件作于1949年,后携至印度,当属得意之作。
2.上款人为薛启培,民国时期首批驻印外交官员。
129.5×48.5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27
张大千 荷花
镜片
设色纸本
96.5×48 cm.
按:此件上款人“正言世仁兄”为张大千世交顾正言。张大千与顾正言伉俪,订交于中国大陆时期。顾太太景淑女士是著名书画收藏家张珩(1915-1963)的表妹,两张本为艺坛旧交。后张顾两家先后移家北美,定居加州期间,往来十分频密,顾氏伉俪是可以居、环筚庵中常客,是张大千居美期间朋友圈的中坚分子,张家宴客,常请顾氏伉俪作陪。1972年在旧金山砥昂美术馆举行“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顾氏伉俪也从旁协助。顾氏伉俪雅好艺术,对先生书画青睐有加,故大千先生屡有佳作相赠。张大千定居台北后,仍与顾家保持联系,寄赠作品,并及其儿辈,未曾间断。近年顾家旧藏张大千佳作偶露峥嵘必得善价。
此件荷花图,墨叶以大千先生晚年经典的泼墨法成之,旁边略泼花青,成就一汪清水,画面中央,荷叶一叶高擎,像一把巨伞,呵护着下面含苞欲放的红荷,另两叶一前一后烘托。整幅看来,张弛有度,意态万千。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74
林风眠 荷塘芦苇
镜片
设色纸本
出版:《长流艺闻》P18,1993年,第35期。
67×68 cm.
按:作品画面中浑厚变幻的天气,锋利坚挺的芦苇,圆润灵动的荷叶,体现了墨色浑融郁勃、笔法灵动多变的生动效果。林风眠作品的色彩表现力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是独领风骚的,他以色墨交融的方式来处理整个画面。荷叶色彩变化丰富,充满生命力,荷花用浓稠的白色颜料塑造,形状饱满,姿态各异,在绿叶的承托下分外明媚;从意境上来说,林风眠的画蕴寓着很强的抒情基调。荷花怒放,宛如一首生命之歌。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60
黄宾虹 烟江叠嶂
立轴
设色纸本
122×47 cm.
按:黄宾虹曾《自叙生平》:“近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应酬,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有索观拙画者,出平日所作纪游画稿以示之,多至万余页……见者莫不駭余之勤劳……”这是宾翁对居北平时期的一段纪实。自1937年6月应北平古物研究所之请审定故宫南迁书画,其后不久,战事爆发,北京沦陷,无法南返,老人于古物陈列所及北平艺专任教,“谢绝应酬”,暇日外出纪游,“纪游画稿”“多至万余页”,正因为勤奋,求索,才于古物与纪游相伴的寂寞中彻悟画道,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形成他晚年浑厚华滋的成熟风貌。此件《烟江叠嶂》的创作时间即为此一时期,所画为霞光万丈,水光映带之境,各种笔法、墨法的运用出神入化,山居生活的场景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黎雄才 幽谷鸣泉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7
启功 行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
77.5×45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64
黎雄才 虎门威远炮台一角
镜片
设色纸本
38×53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65
关山月 红梅
镜片
设色纸本
114.5×34.5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81
李可染 浴牛图
镜片
设色纸本
69×46 cm.
按:这是李可染家属友情提供的一件牧童浴牛精品。牛在可染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染先生常称自己是“苦学派”,“师牛堂”的斋号,即源于学习孺子牛精神的自许:坚韧耐劳,从不讨巧。此件《浴牛图》,牛背上的牧童憨态可掬,幽默可喜,可照见可染先生未泯的童心。双牛浴于树林边的浓荫下,牛的半截身子在水里,一童骑在牛背上低头看同伴从水中翻身爬上牛背,牛似乎还矮了身子好让童子快些爬上来,确实也就要爬上来了!树林和牛的身子都是纯水墨,惟童子赋色,犹觉画面的爽洁,厚重处极黑,透亮处的极白,中间墨色的千变万化已远不止“墨分五彩”,惟“元气淋漓,真宰上诉”可以概括。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82
李可染 北京八大处写生
镜片
设色纸本
46.6×53.2 cm.
按:这是可染先生1964年在北京郊外八大处对景写生,以意造境的作品,1987年加以修整设色送给二子李秀宾(亦作秀彬)收藏的佳作。
大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可染先生的对景写生、对景创作便与他对传统绘画理论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他屡屡强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但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也即是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准确传达思想感情。进入60年代,他完成了数次艰苦卓绝的长途写生,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又成功创作完成了旷世经典《万山红遍》,到1964年,正是可染先生创作最成熟也最黄金的时期,《八大处写生》即作于此时,从《八大处写生》中可以看出,意境的沉雄古朴和端严大气,以及“意匠”的千变万化和苦心经营。北京郊外八大处以灵光寺、大悲寺、卧佛寺等八座古刹而得名,此处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环境清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极佳,是可染先生“为河山立传”的佳境。画面的暖色调传递出脉脉温情,这兴许也是可染先生身为父亲意欲传递的暖意吧?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95
于非厂 蔬果图
镜片
设色纸本
96×34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96
溥儒 山水四帧
镜片
设色绢本
31×21 cm.×4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25
张大千 荷塘高士
立轴
设色纸本
131.5×65.5 cm.
按:此幅荷塘高士作于丙戌(1946年),正是他“血战古人”,完成对石涛、八大、陈淳等大家以及晋元名画、敦煌壁画的心摹手追后,集古人之大成后直抒己意,艺术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此件在表现上,可以看出荷叶胎息于八大山人,而荷花之韵味又神接石涛,气韵生动而高古,又具典雅之姿。此幅用了山水画的三段式构图,远处的荷花荷叶略虚淡,中景花与叶虚实相生,近景沟渠最右前,花叶田田,秋风乍起,白板桥上一驻杖美髯高士,回首处,正与中景之荷形成有趣的互动。驻杖美髯高士分明就是大千自己了,而娉娉婷婷俏立水中央的荷,倒似娇羞少艾。题画诗用了金冬心的“白板小桥通碧塘,无阑无槛镜中央。野香留客晚还立,三十六鸥世界凉。”既贴合画面又升华了意境,确是佳构。
请将手机横屏看图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28
张大千 四时佳卉
镜片
设色纸本
59.5×117.5 cm.
按:此件作于辛酉(1981年)大千八十三岁之时,此时,大千先生已定居台北摩耶精舍数年。去过摩耶精舍的人都知道,院子里至今矗立着刻有“梅丘”的巨石,他在院子里遍植梅花,并种有闽南人家院子里大大的荷花盆,他既是资深“荷痴”,也是一资深“梅痴”。
早在1920年代在上海时,梅花盛开季节,他都必去杭州孤山或塘栖超山探梅,1940年代,他举家迁居四川青城山上一道观,他也在道观旁遍植红梅、绿梅,后成为青城山上一景,1940年代末,他客居海外,梅花倒成为他疗愈乡愁的“药引”,巴西的八德园和美国的环荜庵都种有成片的梅林,但凡看到喜欢的梅花,都不惜重金买来种在院子里。如今伫立在台北摩耶精舍的“梅丘”巨石,就是美国环荜庵旧物。说到这块巨石,据说是1975年大千先生在环荜庵附近海边的沙滩上看到这块形似台湾地图的5吨重巨石,高丈余,特意请人搬回环荜庵,亲自写了“梅丘”二字,丘是“归正首丘”的“丘”,也就是死后归葬故乡之意,晚年大千先生去国怀乡的思乡之情由此可见。为避孔子名讳,特在“丘”字上减了一笔。1976年,大千先生回台北定居,飞机运不了巨石,还专门托了船王董浩云(前香港特首董建华之父),“梅丘”才得以安居摩耶精舍。
此件“四时花卉”,一派生机,韵致超逸,既有先生一生钟爱的夏荷与冬梅,还有秋菊和春天的牡丹,晚年的大千先生,已完全将青藤、白阳、八大、石涛、白阳的写意之笔化为己有,而独创的泼彩、泼墨法又极具现代性和抽象感,其出神入化之笔不仅已打通了古今,也跨越了中西,成就了绝代风华一大千。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59
黄宾虹 林峦湖居
立轴
设色纸本
108×30 cm.
按:从题诗看,此件为宾翁师古与师造化融合之精品,艺术个性十分鲜明。从用笔用墨看,黑重处深邃精深,留白处恍如游龙,形成一种强烈的张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内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画面看,大山堂堂,有高山仰止之感,林木郁勃处,屋舍俨然,近景的桥上策杖高士与中景的屋中坐看高士形成某种呼应,让人有置身其中之感。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61
黄宾虹 黄山天都峰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黄宾虹书画选》P142,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3月。
106×30.5 cm.
按:五岳之上的黄山给予了中国传统文人源源不尽的创作灵感与发散空间,黄宾翁一生钟情黄山。这里是他的造化之师。而黄山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山上的奇松怪石,云海仙境给了他无尽的灵感,此幅山水的风格正是作者笔法娴熟之时,通体虚灵,笔墨色淋漓磅礴。将“因时制宜、随境参酌”化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内涵无尽,可细细品读。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62
黄宾虹 彭羡门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朴存画集——纪念黄宾虹先生一百五十五周年诞辰》P1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8月。
102×46 cm.
按:此件自署作于76岁的《彭羡门诗意图》,属于居北平时期将师古与造化化为一炉的佳作,已具备他晚年山水的典型特征,元气淋漓,笔力圆浑,墨华飞动,全无雕琢之迹。人物、山林、亭台、小桥、流水……一派天趣,又内蕴深厚,能量充沛。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75
林风眠 梨花小鸟
镜片
设色纸本
68.5×69 cm.
按:画家以繁花为底铺满画面,远看花朵丛丛簇簇,画家正是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繁花的景象。花间的十三只小鸟以墨笔写出,为画面增添一笔重色。群鸟栖息在树枝上,看似不经意的三三两两,笔墨不多却形神兼备。巧妙地表现出小鸟绒毛的质感,平淡天真。
林风眠在三〇年代开始了自己“方纸布阵”的创作思路,即中国画中所说的“斗方”,这种形式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似乎并不多见。林风眠选择方形构图,也正是他要和传统规范、传统习惯拉开距离的意识密不可分。画家通过方形的构图强调作品的绘画性,更加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此件《梨花小鸟》即是根据方形构图加以延展而成。林风眠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构图习惯;从笔法上来说,较好地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和西方印象派手法的结合。在分散式构图中,没有一处可以成为整个画面的主体和中心,枝干横斜交叉,小鸟左顾右盼,都保持着相似的一致,也正是在这种相似中,使画面产生出了秩序和节奏,形成了多样的统一。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77
林风眠 打渔杀家
镜片 设色纸本
65×65 cm.
按:1951年,林风眠回到上海,在国立艺术教授关良的频频邀请下一同去看京剧。受到这位老票友的影响,林风眠逐渐迷上了新时代变迁中的京剧艺术。京剧系列题材代表了林风眠创作中最重要的关键性成就,他将舞台传达的感染力和视觉震撼转移到二维的画布空间,通过三角、方形等几何图形,重迭、相邻组合刻画人物,以线条描述细节。不仅以色彩与光影的变化融合中西美学,更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语言中,以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去除了平面绘画的限制,深入探索视觉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本件作品即以京剧独特题材,成为他揭示中西美学特点、跨越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集大成代表作。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196
陆俨少 崖南揽胜
镜片
设色纸本
96×44 cm.
按:此幅崖南揽胜,是陆俨少创作于80年代初期的作品,其时正是陆俨少创作生涯的成熟期。作品描绘的是广东新会崖南的迷人风光:陆地和大海交接处的山上,乔松林立,奇姿迭出。山外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海上渔舟点点。大海尽头,红霞漫天。通过独具一格的构图,作者给我们营造出了一片南疆富庶的景象,寄托了美好的寓意。整幅画面的线条疏秀流畅,刚柔并济,无论是近景的山石、松枝还是远处的水波、船帆,都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娴熟技法。作者还用了留白来表现松间的云雾,用了墨块来表现山石的厚重,这些都是陆俨少典型的笔法。此幅作品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却又是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概括和提炼,给观者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充分展示了作者在创作成熟期浑厚苍润、犷放简约的风格,值得珍藏。
请将手机横屏看图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214
何海霞 陕北大寨
镜片
设色纸本
出版:1、香港集古斋《庚辰新春书画展》第24号展品,2000年。
2、《北京画坛•国画卷》P54,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0月。
展览:集古斋画廊庚辰新春书画展,2000年3月7日至22日。
64.5×138.5 cm.
粤雅·岭南名家精品
本专场既有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多件精品,也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岭南四杰的佳作,其中最为惊喜的当属关山月晚年巅峰巨制《黄河颂》。这件作品尺幅巨大,出版著录累累,曾参加多次重要展览,构图和布局有着《黄河大合唱》的雄奇与壮阔,立于画前,有“风在吼马在叫”,千军万马汹涌而来的力量感,令观画者激情澎湃,无法自己,可以说是关山月历次塞外、华北、西北写生凝聚而成的最后华章。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57
关山月 黄河颂
立轴
设色纸本
已知出版:
1、《关山月新作选集》封面、封底、P35,广东美术馆编,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
2、《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关山月》P17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3、《关山月作品精选》P15,天津杨柳青画社,2001年7月。
4、《岭南画派•中国现代绘画的变革者》封底、P117内页插图,2003年10月,辽宁美术出版社。
5、《关山月画集•下卷》封面、P35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
6、《美术报》,2006年8月12日第0021版副刊,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7、《关山月全集•山水编•下卷》P007,P316-317,关山月美术馆编,海天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8月。
著录:《美术报》《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2012年12月8日第0003版时评,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展览:
1、1999年6月9日-6月15日“关山月近作展”中国美术馆
2、1999年6月18日-6月22日“关山月近作展”上海图书馆
3、1999年6月30日-7月28日“关山月近作展”广东美术馆
223.5×143.5 cm.
如欲竞投本件拍品,敬请与本公司提前联系,办理特殊号牌方可竞买。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54
黎雄才 青山白马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松风山色•黎雄才书画精品集》P8,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135×67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217
高剑父 印度女郎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出版:《岭南余韵——抱趣堂藏画集》P67,香港沐文堂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
153×82 cm.
按:高剑父从日本游学回国后,开始涉足山水及人物画。特别是民国初年,人物画不断成为高剑父画作的题材,1930年,高剑父到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及南洋群岛等地考察,一面举办个人画展、宣讲中国美术,一面钻研波斯、埃及画作,画风及内容均有大的转变。此时候的剑父已拋弃了中国古代人物画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逸之气,转而成为普罗大众都认同熟悉的入世情调。此《印度女郎》乃高剑父所作的人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幅作品。<br>高剑父逝世后,李时佑先生在高氏家属处购得一批作品,此当为其中之一。李时佑为香港著名收藏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时佑曾邀请关山月、杨善深至家中观赏所藏高剑父作品,后杨善深学生刘伟雄托人刻了“山月曾观”、“善深过目”两方印章,盖在俩位大师曾观赏过的作品上。关山月为高剑父弟子,而善深和高剑父亦师亦友,想必两位大师观此作品如见先师,定会感慨万千、思绪纷飞吧。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42
按:黄君璧是一代山水画大师,尤以画云水瀑布为长。他笔下的作品雄伟壮丽,气势万千,云山瀑布,自成一格,为世人所赞誉。此幅作品近景为流水潺潺,两侧则是兀立的松树,幽径上有高士策杖前行,中景亭台楼阁掩映,氤氲的水气、云气,营造出清幽之境。尽得笔墨之趣。山峦叠嶂,飞泉流瀑,烟云浩渺,林木蓊郁,空山中似闻泉水激荡山石之声,盎然的诗意跃然纸上,乃画家中年青绿山水的代表佳作。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54
关山月 一笑暖千家、行书七言联 一堂
立轴/镜片
设色纸本
出版:《关山月诗集初编》P173、P235,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
注:本作品经关山月家属鉴定为真迹。
画91.5×77 cm ;联127×31.5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63
黎雄才 杜鹃声里雨如烟
立轴
设色纸本
说明:上款人赵少昂(1905-1998),字叔仪,广东广州人,擅花鸟、走兽,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历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岭南四家”代表人物之一。
131×67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66
赵少昂 叠荔夏蝉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南国春光:赵少昂书画集》P38,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8月。
105×29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78
赵少昂 向日葵
镜片
设色纸本
96×179 cm.
按:向日葵是赵少昂颇为喜爱的题材,他画花朵,先点写不同方向的花瓣,趁水分未干时,又点上藤黄,让色彩流动、交融,显得丰富、饱满、浓烈。他点叶子也很有特色,每一处墨块,都让它晕开,水淋淋的,而收笔时常常顺势带出尖锐的小钩,以增加动势。让人感觉老笔纷披,痛快淋漓。葵花中绘一飞鸟,画面更加生气与灵动,充满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483
杨善深 山村送别
镜片
设色纸本
96×186.5 cm.
纸上性情·百年文人墨迹、写本
此专场集结近代学人之墨迹、写本200余件,涉及蔡守、罗振玉、顾颉刚、巴金、冯友兰、钱钟书、冰心、钱穆、茅盾、柳亚子、梁思成、傅斯年、冯其庸、夏承焘、叶圣陶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学人、名人,内容则有对联、条屏、信札、画稿、文稿、诗札、抄本……林林总总,照见一个个有趣的灵魂。比如“清末怪杰”之称的辜鸿铭的墨迹,“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写给著名报人严独鹤的巨幅对联,著名学者兼音乐家赵元任写赠语言学家吕叔湘的对联,康生、陈伯达的墨迹等等,有时代的影子也有个人的性情和温度。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621
辜鸿铭 行书
镜片 水墨绢本
36×101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624
袁克文 隶书五言联
立轴
设色笺本
168.5×36.5 cm.×2
按:此洒金笺纸巨联为袁寒云写赠民国海上著名报人严独鹤者。严独鹤(1889-1968),名桢,字子材,别号知我、槟芳馆主,笔名独鹤、老卒、晚晴。早年丧偶后取笔名“独鹤”。自1914年起,主持《新闻报》副刊笔政长达30余年,编辑《快活林》、《新园林》等名重一时,尤以每天亲撰一篇"谈话",针砭时弊,最为知名。汪伪政府曾欲借重他在新闻界的声望,多方拉拢,均遭拒绝。袁寒云此巨联可以看出对严独鹤的激赏,不仅是“才华惊海内”,还有更重要的是“家世重严陵”。“严陵”显然与刘秀和严光的典故有关,实为借典盛赞严独鹤重气节有骨气。
据《后汉书•逸民列传》卷八十三载:严光(字子陵)和光武帝刘秀曾是少时同学好友,刘秀登基后延聘严光,严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形貌寻访。齐地报称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疑是严光,即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刘秀拜他为谏议大夫,不就位,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后人将严光垂钓的地方称为“严陵钓台”。
借典点赞,彰显袁寒云的“逸气”和“重气节”,此联可称袁寒云特立独行于民国“浊世佳公子”形象的最好注解。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532
陈伯达 大自在
镜片
水墨绢本
65.5×93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533
康生 章草《咏花木诗》
附林放旧藏《望云轩名画》壹函五册
镜片
水墨纸本
说明:
1.上款人林放即赵超构(1910-1992),浙江瑞安(今文成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中国著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新中国成立后,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2.画册函套钤:“超构藏书”(白文)。
33×44 cm.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lot546
赵元任 行书四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说明:上款人吕叔湘,吕叔湘(1904-1998),生于江苏省丹阳市,著名语言学家,代表作《现代汉语词典》。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32.5×33 cm.×2